10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海關總署最新初步測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2.06萬億元,增長6.4%。其中,出口約1.63萬億元,增長6.6%;進口約4255.4億元,增長5.9%。
跨境電商是近年來經濟領域的「熱詞」,已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3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3%,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6.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9萬億元,增長11.6%;進口達2811.8億元,增長5.5%。
據介紹,跨境電商作為貿易的新業態,極大便利了國內外消費者,從出口的主要商品看,主要是服飾鞋包及珠寶配飾、數碼產品及配件、家用辦公電器及配件,進口的商品主要是美妝及洗護用品、食品生鮮、醫藥保健品及醫療器具。我國「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成效明顯,主要消費市場與進口目的地也高度相關,出口貨物主要來自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及河南,進口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近年來,海關不斷深化改革,出臺一系列創新措施,助力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開展了「先查驗後裝運」試點,推廣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優化稅款支付模式,推出了稅款電子支付,跨境電商企業可以通過新一代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在線完成繳稅,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不斷深化與跨境電商企業的關企協同共治,強化與企業的信息共享和數據對接,將海關的監管要求嵌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流程,實現了「順勢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