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水運江蘇向智向新-快遞搜
「智慧大腦」操控「無人碼頭」 南京港龍潭貨櫃碼頭位於長江南京段龍潭水道,碼頭岸線長2310米,是長江沿線單體規模最大的貨櫃碼頭,同時也是南京地區國際貨櫃進出口的重要通道。 走進港區記者看到,江面上船隻絡繹不絕,江畔的岸橋繁忙而有序。岸橋即貨櫃碼頭前沿裝卸貨櫃的專用起重機,其作業方式類似於「抓娃娃機」。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偌大的港區竟「空無一人」,全靠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精準抓取。 南京港龍潭貨櫃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昌尉介紹,「工作人員在幾公裡外的辦公大樓裡利用『智慧大腦』遠程操作。龍潭港區平均每天有40餘艘貨櫃船停靠,自從有了『智慧大腦』,一個工作人員就能同時操作4到5臺軌道吊,效率實現倍增。」 段昌尉表示,現在的碼頭已經告別了傳統的運轉模式,變得越來越智能。「我們構建了以自研TOS(碼頭生產管理系統)為底座的『六個一』智慧港口體系,實現裝卸作業單證電子化率100%;實施堆場自動化改造,實現無人化作業,形成22臺自動化設備、21片重箱堆場、年作業能力超200萬TEU的自動化堆場;研究建設數字孿生系統,加速港口運營從『經驗管理』向『智慧管理』轉變。」 今年上半年,南京港龍潭貨櫃有限公司完成貨櫃量174.42萬TEU,同比增長5.4%。作為內河首家五星級「中國綠色港口」和四星級「中國智慧港口」,龍潭貨櫃碼頭智慧化、綠色化並重,共同推動港口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引領「單項冠軍」 如今的港口碼頭,起重機等港口機械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南京港機重工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傳平告訴記者,「在國內的沿海和沿江,幾乎每個港口碼頭都有我們的設備,我們在港口門座起重機這一細分領域做到了全球領先。」 「我們基於多維感知與智能控制技術研製的全自動門座起重機,通過自動化作業,實現抓斗閉鬥抓料、移至料鬥上方卸料、回到抓料點整個過程的自動運行,提升貨物裝卸效率,降低港口運營成本。」張傳平介紹說。 憑藉著在港口機械領域的持續深耕、創新,2024年3月,南京港機入選中國第八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這塊牌子,含金量非常高——根據申報要求,「單項冠軍」需長期專注於製造業某些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或國內前列。 鍛造港口機械新質生產力,眼下,南京港機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新之路。「我們將持續加強港機裝備產品創新研發,針對海外市場研製MHC、輕型門機等輕量化產品,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聚焦自動化港機產品和港機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等方面,持續攻關RTG自動化等新技術。」張傳平說。 截至目前,南京港機擁有超過200項國家專利,2025年計劃申報智慧財產權超30項,完成3-5項科研項目,爭當港口裝備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創新模式」推動「降本增效」 在智慧港口軟硬體升級的同時,物流運輸模式的創新同樣成為「水運江蘇」提質增效降本的關鍵引擎。走進龍潭鐵路堆場,只見滿載煤炭的35噸敞頂箱經鐵路專列直抵港區,「集改散」吊具精準抓箱,液壓翻轉卸煤,煤炭直輸貨輪。同時,滿載貨櫃的「南京-洋山」沿江海鐵班列正整裝待發,即將駛向上海洋山港銜接國際幹線班輪。整個鐵水聯運流程高效銜接,一氣呵成。這正是江蘇港口物流集團晟海公司創新打造的多元化聯運新格局。 「傳統車皮運輸需多次倒裝,損耗率高、成本大。我們創新採用35噸敞頂箱替代車皮,鐵路直發龍潭港後通過專用吊具直接拆箱裝船,全程貨物不落地、零損耗,每年節省物流成本近2000萬元。」晟海公司總經理管俊俊向記者介紹。 該模式聚焦兩淮、蘇北精煤運輸,形成「鐵路直發+海運直達」的循環運輸通道,具有成本低、專列穩定、環保無損耗三大優勢。2024年12月,晟海公司發布《35噸敞頂箱集改散鐵水聯運業務流程規範》團體標準,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江蘇方案」。據統計,新模式累計降本8000萬元,實現全程「不落地、零撒漏、無揚塵」,成為江蘇港口綠色智慧轉型的示範案例。 管俊俊告訴記者,海鐵班列創新模式可以大幅提效降本節能。「我們培育的『南京龍潭港—上海洋山港』沿江海鐵班列通過公路集港、鐵路直達的創新運輸方式,將運輸時間從4天縮短至2天,並擁有三大核心優勢:運輸時效提升50%;單箱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200元,年節省1600萬元;公轉鐵年減少6500噸標準煤能耗。」2024年11月,該班列入選國家鐵水聯運品牌線路典型案例。 智慧賦能,向新而行。江蘇水運通過科技與創新,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一幅現代化水運新圖景,正在這片通江達海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