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從黃金樞紐到「活力引擎」,瀘州港有何不一樣?-快遞搜
提到港口,人們常想到繁忙的貨櫃與轟鳴的機械,但瀘州港,卻藏著太多」不一樣」。它不只是打通川滇黔出海通道的物流樞紐,更是串聯產業、承載文化、守護生態的「多維空間」,用獨特魅力詮釋著「港口與城市共生」的新圖景。9月29日,記者從瀘州航務管理局獲悉,1—8月,瀘州港實現外貿吞吐量39.28萬噸,同比增長8.6%。 不一樣的「區位密碼」:不是沿海,卻是「內陸海上門戶」 多數港口依海而建,瀘州港卻在長江上遊「闢出」一片通達天地。作為四川第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它手握「長江黃金水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雙重優勢:從這裡出發,貨物經長江順流而下,可連長三角、通海外;通過「水公鐵」多式聯運,能直抵滇東、黔北的礦產基地與農產品產區,成為西南地區「借船出海」的關鍵節點。 同時,它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物流紐帶。一輛輛滿載重慶電子設備的貨車、一批批來自成都的汽車零部件,在此換乘港區鐵路運往東南亞,讓「成渝製造」借瀘州港的「區位跳板」,更快走向全球。這種「不臨海卻通全球」的獨特優勢,讓瀘州港成為內河港口中獨樹一幟的「門戶代表」。1—8月,瀘州港實現外貿吞吐量39.28萬噸,同比增長8.6%。 不一樣的「產業共生」:不止運貨,更「孵育」特色經濟 瀘州港不僅僅是「貨物中轉站」,也深度嵌入地方產業,成為特色經濟的「助推器」,為港產園城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不同於以往單純提供「運貨」服務,瀘州港通過整合運輸服務、優化倉儲管理、聯動企業製造環節,構建起覆蓋全生產流程的服務鏈條,將港口資源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目前,瀘州港已形成對糧食加工、能源化工、綠色建材及新材料等重點臨港適水產業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在糧食加工領域,依託高效的水運通道與專業化倉儲,保障原材料快速集散與安全存儲;針對能源化工、綠色建材等產業,則通過定製化物流方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助力產業降本增效。這種「港口+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讓瀘州港不只是「物流通道」,更是地方經濟的「活力引擎」。 不一樣的「生態底色」:既要通達,更要「綠色守護」 許多港口在發展中面臨「環保與效率」的平衡難題,瀘州港卻用行動證明「二者可兼得」。在這裡,「綠色」不是口號,而是貫穿貨物流轉的每一環:船舶靠港時優先使用岸電,替代傳統燃油,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噸以上,1—8月,瀘州港口靠泊船舶累計使用岸電1972艘次,用電時長8.61萬小時,用電量14.02萬千瓦時。 港區內的「瀘碧水1號」汙染物接收船,24小時待命接收船舶汙水與垃圾,實現「零排放」;就連堆場的照明,也全部採用太陽能設備,讓「綠色」成為港口的鮮明底色。1—8月,接收船「瀘碧水1號」已服務船舶730艘次,接收生活垃圾7462.34kg、生活汙水1280.06m³、含油汙水6.5m³,船舶垃圾與生活汙水處置率達99%以上。 不一樣的「人文溫度」:不只是碼頭,更是「便民窗口」 在瀘州港,「服務」不只針對貨物,更面向每一個人。為服務好港口及周邊企業的船員、貨車司機,瀘州港聚焦解決船員、貨車司機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高標準建成瀘州港船員(貨車司機)「暖心之家」,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內河港口A類示範標杆。通過提供餐飲住宿、自助茶飲、書籍閱覽、電腦上網、洗衣烘乾、健身娛樂等多項服務,讓長途奔波的船員、司機有個「歇腳點」。積極凝聚主管部門、所在社區、合作企業黨組織、「工青婦」群團組織四方力量,針對船員、貨車司機不同需求,動態完善教育引導、技能培訓、綜合政務、訴求反饋等服務功能,讓服務更加貼心。對於辦理業務的企業人員,港口推行「一窗通辦」,簡化流程,原本需要半天的手續,如今1小時就能辦結。 1—8月,累計服務船員(貨車司機)6290人次,收到留言好評5870條。瀘州港船員(貨車司機)「暖心之家」自2022年建設運營以來,連續兩年運營評價為「優良」等次。在這裡,冰冷的機械與溫暖的服務交融,讓港口成為有「人情味」的便民窗口。 瀘州港的「不一樣」,藏在它對區位優勢的獨特挖掘裡,藏在與產業共生的深度融合裡,藏在對生態的堅守與對人的關懷裡。它不只是一座港口,更是瀘州這座城市的「活力名片」——未來,它還將繼續以「不一樣」的姿態,書寫內陸港口的新故事。 快遞搜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快遞搜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访问:1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