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由於「GPS系統出現技術故障」,卡達當局上周六已下達命令,要求所有航運企業暫停航行。卡達交通部表示,該命令將無限期有效,直至問題得到解決。不過當局並未透露具體技術細節。事實上,在阿拉伯灣地區,GPS幹擾事件並不鮮見,尤其在伊朗與地區對手關係緊張之際更為頻繁。近幾個月來,卡達民眾曾多次反映其個人手機定位異常,顯示「虛擬位置」在伊朗境內。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虛擬欺騙」是典型的電子戰手段,常被用於迷惑來襲武器的導航系統,也可能被作為「混合戰」手段,用以幹擾正常商業活動,同時模糊實施方身份。不過,該禁令在實際操作上的影響仍然存疑。根據船舶動態監測,截至周日晚,卡達海域內航運活動仍在照常進行,數十艘商船在多哈及Ras Laffan港附近保持正常航速航行。作為全球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國,卡達若出現LNG運輸受阻,勢必對全球能源市場造成衝擊。但從Ras Laffan內港裝載碼頭的情況來看,靠泊與裝船作業依然正常進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GPS欺騙事件雖增加了操作風險,但通常不足以讓航運全面停擺。例如,波羅的海中部長期遭遇持續的GPS幹擾與欺騙,但航運並未因此中斷。研究人員相信,這類大規模幹擾源自強功率的GPS發射裝置,極有可能由國家級行為體操作。目前,外界正密切關注卡達後續舉措,以及其對能源運輸穩定性和區域局勢的潛在影響。資料來源:海運圈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