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MSC、EPS、現代等航運巨頭今年紛紛布局這一領域!-快遞搜
進入2025年以來,全球訂造液化天然氣加注船(LNGBV)的數量已超過傳統LNG運輸船訂單,多家航運巨頭紛紛加入這一領域。Celsius Tankers、拓維集團(The Caravel Group)、Evalend Shipping、東太平洋航運(Eastern Pacific Shipping)、地中海航運(MSC)以及華光海運等知名航運企業,在過去12個月內均啟動了LNGBV新造船項目。 然而,這些投資決策是否明智?新造船能否順利獲得租約? 本周,Celsius Tankers和拓維集團成立合資企業,進入液化天然氣燃料加注市場,訂造兩艘新一代大型LNG加注船;韓國SK Gas與現代格羅唯視(Hyundai Glovis)已就LNG船舶加注業務達成合作協議。 據市場人士估算,目前全球38艘在建LNGBV中(其中19艘為今年籤約),約有12至14艘尚未獲得租約。LNGBV的新造船造價不菲。一艘2萬立方米艙容的船舶成本介於8500萬至9500萬美元之間,具體價格取決於技術規格,以及船東是選擇價格較低的中國船廠還是韓國船廠。 據悉,EPS和MSC在韓國訂造的四艘船舶單價約為9250萬美元;而殼牌與西班牙Grupo Ibaizabal合作在韓國建造的船舶據信採用高規格配置,價格高達9700萬美元。 能源和航運業諮詢公司LansdowneMoritz顧問Gary Regan指出,雖然傳統LNG運輸船造價可能趨於疲軟,但LNGBV的新建價格並未出現同等降幅。目前,2萬立方米LNGBV的期租費率日均租金維持在3.8萬至4萬餘美元區間的高位水平。 Regan表示,LNG船舶的規模經濟效益並不顯著。他以直觀數字說明:若1.8萬立方米LNGBV造價為8000萬美元,而1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造價為2.4億美元,這意味著後者容量是前者的10倍,但價格僅為3倍。 造價高企的部分原因還在於能建造此類複雜船舶的船廠稀缺。迄今為止,HD現代尾浦造船與中集太平洋海工始終主導該細分市場。Regan補充稱,由於需要配備更多專業船員且液化天然氣傳輸作業頻繁,LNGBV的運營成本也持續居高不下。 目前市場正逐漸青睞2萬立方米艙容的LNGBV,因其能夠為大型雙燃料貨櫃船提供所需容量在8000至15000立方米的LNG加注服務,而且2萬立方米與1.2萬立方米LNGBV幾乎不受作業地域限制。擁有五艘運營船舶、兩艘在建LNGBV且正尋求擴張的Avenir LNG公司董事總經理Jonathan Quinn指出,更大艙容的船舶還能讓租家一次性完成三到四批貨物的交付,從而顯著減少寶貴的碼頭佔用時間。 Quinn認為,儘管LNGBV的供需矛盾可能略有緩和,但船舶交付時間安排衝突與碼頭使用權限問題仍需冗餘配置,這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船舶。他認為,現有運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目前主要的LNGBV租家屈指可數,且不存在真正的現貨市場——租船業務主要通過缺乏透明度的期租合同進行。 雖然殼牌和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傳統上主導著市場,但新興租家正在湧現,包括瑞士能源公司Axpo、埃尼集團(Eni)、美國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以及大宗商品貿易商維多(Vitol)。 Quinn預言:「目前未涉足該領域的貿易商、能源巨頭和燃料供應商,在幾年後審視這個市場時都會意識到——我們必須進場分一杯羹。」 LansdowneMoritz數據顯示,長期以來預測的LNGBV短缺現象並未出現,這是因為名義液化天然氣的燃料需求(即所有可能使用液化天然氣的船舶的理論需求)遠高於實際需求。但Regan指出,當前實際LNG燃料需求正在快速增長——2025年上半年數據較去年同期漲幅約達60%。 克拉克森也強調,LNGBV訂單呈現更強勁的增長勢頭,這得益於對LNG雙燃料船隊穩健擴張的預期。數據顯示,今年以總噸位計算,採用LNG動力的替代燃料船舶佔比已攀升至40%,較2020-2024年期間的31%顯著提升。 不過,挑戰也仍然存在。 航運市場人士分析,EPS和MSC這兩家公司均將運營大量需加注液化天然氣的雙燃料船舶,投資LNGBV具有戰略意義。通過自主掌控燃料加注環節,企業能有效規避未來供應鏈中可能出現的短缺風險。 對於該行業的新入局者,Quinn指出,關鍵是要在避免超支的前提下,精準設定船舶的技術規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租船方通常會有特定要求,若在造船過程中或交船後才不得不滿足這些要求,可能會產生高昂的改造成本。 此外,LNGBV的運營要求更為複雜——船東需要提供的不僅是船舶租賃服務,更是一整套綜合解決方案。 預計到2028年,全球將有超過1150艘LNG雙燃料船舶投入運營,且至2045年液化天然氣加注年需求量預計將突破5000萬噸。今年LNGBV的需求及訂單量也將持續增長。不過Regan指出,該領域正出現某種「僵持」局面——船東正不斷向租家施壓。 「租賃加注船並供應液化天然氣的經濟效益相當微薄,」他特別指出新造船價格高企的問題,「我認為這是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