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鍾芝清介紹,「十四五」前四年,湖北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897億元,同比增長43%,公路水路投資連續兩年居中部第一。20項規劃指標中高速公路裡程、港口貨物吞吐能力等9項指標已於2024年提前完成。
水運設施網絡方面,長江武漢至安慶段6米深水航道工程正式投入運行,萬噸級船舶可常年直達武漢,漢江實現襄陽以下千噸級航道貫通。全省高等級航道總裡程達到2213公裡,港口貨櫃吞吐能力超過610萬標箱。
戰略支撐方面,陽邏港開通至韓國、俄羅斯等5條國際近洋直航航線,武漢經上海至全球的江海聯運網絡不斷拓展。中歐班列(武漢)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20個城市和地區,連續兩年開行量突破千列。
貨物流通方面,宜昌三峽樞紐多式聯運等4個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通過驗收,全省創建數量(8個)、命名數量(4個)均居全國第1。武漢創建首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併集齊「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十堰、襄陽、鄂州、荊州入列建設名單。形成了一批以武漢港、黃石新港等為始發港或中轉港,上至重慶、成都,下至洋山港、寧波港,遠達日韓、東協的多式聯運品牌線路。2020—2024年,湖北省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49.5%,遠超國家年均增長15%的指標要求。
綠色、智慧轉型方面,湖北省運營綠色動力船舶達到145艘,數量位居長江流域第一位,持續推進「電化長江」「氣化長江」「氫化長江」。湖北成功入選國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位化轉型升級示範區域,全國內河首個貨櫃智慧碼頭——陽邏鐵水聯運二期常態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