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山東港口日照港:從傳統到現代的升級之變-快遞搜
日照港的誕生,始於國家戰略。上世紀80年代,為解決「北煤南運」難題,這座黃海之濱的小漁港被賦予重要的歷史使命。40餘年間,日照港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從最初的煤炭單一貨種,拓展至鐵礦石、糧食、原油等多元業務;從年吞吐量不足百萬噸,到2023年突破5億噸,躋身全球港口前十。 在碼頭建設的關鍵階段,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個一」的頂層設計,港口規劃一盤棋,資源開發一張圖,管理服務一張網。在山東港口集團的統一調度下,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調集精兵強將,加入到日照港協同攻關,共同攻堅無人集卡「去安全員」等世界級難題。 2021年10月,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在日照港投產,為全球港口提供了傳統碼頭改造升級為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的新方案。投產以來,單機平均效率提升50%,綜合成本降低70%。 用十分之一的改造成本、三分之一的建設周期,讓老碼頭煥發新生。如今,這座曾以煤炭裝卸聞名的港口,正以「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碼頭」的創新範式,向世界證明:智慧轉型不是豪華碼頭的專屬。當中國港口人將自主創新的基因植入傳統基礎設施,老碼頭同樣能躍升為引領行業的「數智燈塔」。 2020年,山東港口日照港大宗幹散貨智慧綠色示範港口運營團隊成立,開啟了大宗幹散貨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的新路徑。 相較於貨櫃運輸,以鐵礦石、煤炭和糧食為主的大宗幹散貨,存在形態、運輸船舶類型、卸貨方式等差異,「如何在單一碼頭上,實現多種幹散貨裝卸的自動化」,也是各大港口尚未攻克的世界難題。 秉持10年領先、15年不落後的理念,運營團隊以不服命、不服輸、不服氣的精氣神,邊建設、邊生產、邊攻堅、邊創新,開創規模更大、貨種更全、工藝更強、集約化程度更高的全自動化智慧綠色大宗幹散貨碼頭作業全球新模式,打造5G加數字、中臺加AI數字孿生智慧核心,引領港口運營由人工決策邁向智能決策新時代。 沒有先例,就創造先例。目前,大宗幹散貨門機作業以單人單機操作模式為主,突破多機協同自動化作業,門機自動化成為關鍵。經過上百次研討,反覆測試調整,大宗幹散貨智慧綠色示範港口建設團隊先後攻克了抓斗防搖定位等難題,成功實現門機自動化作業。 2024年12月,日照港發布了大宗幹散貨智慧綠色示範港口建設成果,智慧綠色協同治理技術實現新突破,通過200餘條作業流程智能連結各泊位、堆場,三大作業區互聯互通,實現生產資源動態調整和最佳配置。首創「5G+超級電容」電動機車,研發機器人自動摘鉤及清廂系統,實現裝卸車、裝卸船全流程自動化貫通。研發新一代大宗幹散貨全域智慧管控系統B-TOS,首創4D時空智慧堆場和輕量化算力平臺,實現毫米級定位和實時可視化管控,生產調度決策「秒級」響應。構建「立體感知+數字治理」智能環保管控模式,港界PM10、PM2.5均值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建設生態友好的「園林式港口」,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年碳匯2490噸。首創風光互補零碳海上信息平臺「龍睛塔」,開發海洋數字孿生應用平臺,形成地形、氣象、水流、目標四維聯動的航道全息展示。 山東港口日照港搶抓發展機遇,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解決了傳統幹散貨裝卸工藝效率低、自動化率低、能耗高、汙染重等系列行業難題,在石臼港區南作業區510萬平方米土地上,一座全貨類適用、全流程互通、全系統智能的大宗幹散貨示範港口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煥發蓬勃生機。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