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李棟)日前,農業農村部、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打擊非法捕撈活動、加強涉漁外國籍船舶港口國檢查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各地加強涉漁外國籍船舶港口國檢查和管理工作。《意見》指出,要認真履行《關於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以下簡稱《協定》)相關要求,進一步健全港口國監管體系,提高打擊非法捕撈能力,展現我負責任漁業國家形象。《意見》強調,要高度重視漁業資源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零容忍」打擊非法捕撈,主動履行港口國義務,積極參與全球漁業治理,強化漁業執法國際合作。要堅持以依法治漁、依港管漁、防懲並舉、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協定》實施工作。《意見》提出嚴格實施進港審查,公布指定港口名單,明確管控船舶範圍,實施船舶進港報告,拒絕非法船舶進港。規範開展港口國檢查,依規抽檢進港船舶,公正開展船舶檢查,規範提供在港服務,嚴厲打擊違規行為。提升履約監管能力,及時做好信息通報,加強涉漁中國籍船舶管理,保障船舶合法權益。強化各項支撐保障,強化落實管理責任,建立部門協作機制,提高港口國監管能力,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為各地加強涉漁外國籍船舶港口國檢查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導。《協定》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牽頭制定,是近年來在全球漁業治理、打擊非法捕撈方面最重要的國際文書。2025年4月16日,中國正式加入《協定》。《意見》的發布為做好《協定》實施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