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快遞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網公示,公示期限30天,自2025年8月21日--2025年9月19日。
《規劃》提出,北京將構建「雙核引領、六區聯動、多點支撐、五廊貫通、一帶協同」的空間格局。具體布局上,北京將圍繞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分別形成南北兩處快遞專業園區,結合物流基地預留快遞綜合處理設施用地,全市共規劃快遞綜合處理設施約20處;統籌考慮快遞區域作業設施與快遞綜合處理設施、快遞末端服務設施的有效銜接,全市共規劃快遞區域作業設施約100處;重點結合居住區、商業區、高校等人口密集地區布局快遞末端服務設施,其中全市快遞末端網點數量不宜低於3500個。
《規劃》突出智慧綠色與立體互聯,要求加強新技術設備和綠色節能設備的研發應用,同時依託航空樞紐、鐵路貨場、高鐵車站發展多式聯運,支持城市軌道交通利用富餘運力運輸快件。
針對中心城區和鄉村地區不同特點,《規劃》強化引領,其中中心城區充分利用閒置空間資源補齊快遞基礎設施短板,強調快遞基礎設施的複合建設,結合公共建築靈活布局快遞末端服務設施,以「用」促「建」,拓展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渠道;鄉村地區依託鄉鎮中心區布局快遞區域作業設施,鼓勵農產品主產地建設快遞區域作業設施,利用村郵站、便民商超、村委會用房等靈活設置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