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化工品、家電、食品等貨物的「華航漢亞1」25日上午從湖北荊州港鹽卡港區出發,前往韓國釜山及日本門司、大阪、名古屋4個港口,標誌著荊州港鹽卡港區直航日韓國際航線正式首航,開創了長江中上遊內河港口通航和停靠國際航行船舶的新歷史,也實現了國際貨輪首次駛入嶽陽城陵磯港上遊水域的突破。
該航線的開通,讓荊州、宜昌、荊門等地的出口貨物在「家門口」下水直抵日韓,物流時間壓縮7天,綜合物流成本降低40%。同時,直航減少中轉環節,提高報關效率,可直接降低貨損、滯港風險及倉儲費用,提升供應鏈穩定性。這一「降時降價」的突破,為當地產業鋪設了一條出海「高速綠色通道」。
作為一家植根於荊州的外向型企業,楚源集團出口業務佔到整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和韓國為其重要的外貿市場,每年訂單穩定。該公司總經理嚴奉超表示,過去產品從荊州到上海出境,不僅耗時長、成本高,也影響了供應鏈的效率和穩定性。現在直航「門到港」,能有效保障客戶的生產節奏。
荊州因江而興、依港而盛,是我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河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長江中遊重要的港口城市。鹽卡港區作為荊州港的核心港區,可停靠萬噸級江海貨輪,年綜合通過能力1000萬噸,年貨櫃吞吐能力40萬標箱,具備「水、公、鐵」多式聯運及江海直達功能,是長江中上遊地區大宗商品「東出西進」「南下北上」的重要節點和鐵水聯運樞紐。
2024年,荊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9000萬噸,2025年有望邁入「億噸俱樂部」,成為湖北第五個億噸大港。今年2月,荊州躋身「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與武漢、宜昌並列為湖北三大樞紐。
當前,荊州正錨定打造「長江中遊雙循環節點城市」目標,大力實施「樞紐壯腰」戰略,深入開展平臺賦能、樞紐提能等「六大行動」,不斷提升開放輻射力。今年1—7月,該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93.3億元,同比增長63.9%,增速躍居湖北省第三位,總量、增速均創歷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