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估計,與2024年相比,2025年和2026年的幹散貨供需平衡都將減弱。受中國和世界經濟前景轉弱以及美國貿易政策轉變的影響,需求增長預計將放緩,」BIMCO航運分析經理菲利普•古維亞(Filipe Gouveia)表示。
關稅的提高和美國開始的貿易談判帶來了額外的不確定性,並直接影響了全球幹散貨噸英裡需求的4%。在中國,預計這將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放緩經濟增長,而在關稅開始之前提前發貨導致上半年增長相對強勁。這加劇了此前房地產市場和通貨緊縮帶來的壓力。
預計2025年船舶需求僅增長1%,2026年僅增長1-2%。預計需求將受到平均航行距離增加的推動,並受到從南大西洋到亞洲的鐵礦石和鋁土礦運輸增加的支撐。儘管小型散貨運輸走強,但貨運需求增長似乎不大,因為煤炭和鐵礦石運輸預計將持續下降,直到2026年底。
預計2025年和2026年的船舶供應量將分別增長1.9%和2.6%,主要受巴拿馬型和超巴拿馬型船舶交付量增加的推動。船舶回收預計將逐步增加,但應限於較老的、競爭力較弱的船舶。航行速度預計將下降,導致供應增長慢於船隊增長。
「疲軟的市場環境已經對運費和資產價格造成了影響。今年到目前為止,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下跌了28.2%,所有板塊的運價都在走軟。最近,在7月份,好望角型船和巴拿馬型船的運價企穩,這是受到巴西鐵礦石運力增強和東亞煤炭運力回升的支撐。
遠期運費協議(FFA)表明,市場預計2025年剩餘時間內巴拿馬型和超巴拿馬型船舶的運費將比目前水平走軟,2026年將比2025年進一步走軟。在煤炭需求前景不佳的情況下,這兩個部門都預計船舶交付量將增加。
「好望角型船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期間將超過幹散貨船隊中較小的部分。它可能會受益於中國對鋁土礦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南大西洋鐵礦石開採項目的擴張。此外,其機隊預計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僅增長3.9%,是所有細分市場中最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