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所屬大連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代理的裝載巨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某輪,在6艘拖輪簇擁下劈波斬浪,緩緩從大連水域啟航駛向新加坡。船務部專項小組與時間賽跑,克服了多濃霧、大湧浪、能見度多變等極端天氣,精準把握轉瞬即逝的作業窗口,確保了這艘代表中國高端海工製造實力的「海上煉油廠」順利啟航。
該輪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FPSO之一,由大連造船新廠自主建造,在大連完成船體、生活區及模塊支墩後建造後,將服務於埃克森美孚蓋亞那海域油田。
6艘拖輪拖走1艘「海上煉油廠」
船務部在接到委託後第一時間組建拖航專項保障小組。前期工作重心聚焦安全評審,緊密協調中國船級社,高效完成嚴謹詳盡的拖航方案評審,為後續作業奠定了安全基礎。後期打通關鍵環節,積極協調引航站制定最優拖航路徑及應急預案,與海事部門保持密切溝通,確保航行評估和許可手續萬無一失。
1小時窗口都能做哪些事?
由於該輪自身無動力、無自航能力,且缺乏助航導航儀器,其拖航作業屬於一項高風險、高難度的系統工程,且受近期大連海域持續濃霧天氣和強勁南風引發湧浪,複雜的海況導致符合安全作業條件的窗口期被極度壓縮——每天僅有凌晨短短約1個小時的寶貴窗口,拖航計劃已多次推遲,後續加裝節點迫在眉睫,委託方承受著巨大的時間壓力。專項保障小組開啟全天候奮鬥模式:
加班加點:為確保生活區及模塊庫房(總計一百多個房間)在離港前狀態完好、無安全隱患,小組協調各方力量,在凌晨窗口期前高效完成了全面、細緻的夜間檢查工作。
協同邊防:積極協調邊檢部門,克服惡劣天氣帶來的通勤和作業困難,確保在寶貴的窗口期內完成必要的人員核查與手續辦理。
精準預判:小組密切關注氣象海況變化,配合引航站精確計算潮汐、湧浪周期,全體成員24小時待命,確保一旦窗口出現,能立即啟動。
濃霧突圍決勝安全啟航
當日凌晨6時,6艘拖輪按既定方案抵達指定位置,啟動拖航作業。然而,當龐大的船隊行至香爐礁航道與甘井子航道交匯處這一關鍵水域時,海面突遭濃霧鎖閉,能見度瞬間驟降至不足50米。船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拖航作業被迫緊急暫停。
專項小組指令拖輪原地守護,確保FPSO絕對安全同時與海事局、引航站保持高頻溝通,實時監測能見度變化,等待合適時機再次啟動拖航計劃。
上午11時左右,海面能見度終於艱難回升至約200米的安全作業下限。專項小組當機立斷,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改善時機,迅速下達指令。全體作業人員爭分奪秒,憑藉專業操作和默契配合,於下午13時成功完成拖輪船隊與FPSO的關鍵連接作業。
此刻,能見度已進一步提升至相對安全的1000米左右,為後續航程創造了有利條件。最終,輪船在拖輪編隊的護衛下,安全駛離大連水域,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航程。
大連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在風浪霧靄中為國之重器開闢航路,再次擦亮了大連外代的金字招牌,為中國高端海工裝備「走出去」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港口物流保障。(來源: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
本文來源於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出自物流時代周刊 ,不代表快遞搜(http://www.kdso.net)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