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從「海絲」到「陸絲」,築就全球貿易戰略支點-快遞搜
2022年7月15日,首趟中歐班列(福州)從江陰港站鳴笛啟程。3年來,已累計開行61趟班列,承運200餘種貨物,貨值超10億元,更以「海鐵聯運」創新模式,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參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戰略支點。今年4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供應鏈重構報告》中,福州中歐班列「海鐵聯運創新案例」被列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化的最佳實踐」。 打造內聯外通、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 2025年3月,一列滿載50個40英尺貨櫃、貨值超1500萬元中亞棉紗的中歐班列(福州)抵達福州江陰港站,福州首次實現中亞回程貨物運輸,使「中亞原料—中國製造—歐洲市場」的產業鏈閉環成為現實。 「此次開通的中亞(塔什幹—福州)班列突破中亞內陸物流瓶頸,為中烏棉紡產業搭建起高效便捷的陸上運輸走廊,標誌著福建成功打通與中亞國家雙向往來、互聯互通的國際物流快捷通道,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釋放出新動能。」福州海關所屬榕城海關駐福清辦事處物流監控科科長湯斌說。 絲路海運是以福建港口為起點,連接東亞與歐洲、非洲等地區的海上運輸通道。它與福州中歐班列相互補充,形成海陸雙向、開放協同的物流格局。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依託江陰港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海鐵聯運模式,拓展「班列+海鐵聯運」「班列+冷鏈」「班列+貿易」等新業務新模式,打造內聯外通、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將「海絲」與「陸絲」緊密連接起來,實現陸海運輸的無縫銜接。 與傳統海運方式相比,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發展新模式具有性價比高、運輸量大、安全性強的特點,讓更多國內企業能夠將「中國製造」安全便捷地送出國門。 據榕城海關介紹,自開行以來,中歐班列(福州)每月開行1~2趟次,均實現滿載運營。載運貨物種類從首票單一的嬰孩紙尿褲,拓展到生活用品、玩具、鞋、汽車配件、車輛用層壓安全玻璃、沙灘車輪胎、空氣淨化器等,出口貨物總價值累計突破10億元。 「江陰港站是閩贛地區貨物出海的重要鐵路貨運樞紐站,我們優化調車作業,調車組每日快取快送,安全高效地做好鐵路空車配給、列車取送等,確保中歐班列運輸暢通有序。」南鐵福州車務段江陰港站站長周陽說。 制度創新提升福建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以前東南亞貨物到歐洲,要經歷海運、轉運、鐵路3次報關,耗時45天,單證成本超2000美元。」福州國際班列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揚明展示了一份「多式聯運電子提單」,「現在憑這份『數字單據』,客戶可在福州完成海運、鐵路、公路全程運輸申報,時間壓縮至20天,成本降低60%。」 這一創新源於兩大制度突破:福州海關推行「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模式」,實現「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配合「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改革,整體運營時間縮短1.5天;牽頭制定《中歐班列海鐵聯運操作規範》,與歐盟「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實現數據跨境互認,單票貨物通關時間從4小時壓縮至40分鐘。此外,福州市出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行動方案》,從場站智能化改造、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到跨境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福建是海產品出口大省,以海帶為例,以往走海運出口,貨物從福州出發到歐洲,要在海上漂泊35~50天,運輸時間過長導致出口企業在交貨周期上特別被動。長時間海運,海帶還容易出現受潮、變質等問題,造成貨物損失。 「中歐班列極大改善了我們這類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企業的貨物運輸條件。」福州海林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何秀雲感慨地說,「自從改用中歐班列,運輸時間縮短到16天左右,不僅大大提高了交貨效率,還降低了貨物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風險,保障海帶產品的品質。此外,運輸價格比空運節省2/3以上,顯著的成本優勢讓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底氣。」 為內陸國家參與國際貿易提供可複製路徑 中歐班列用「鋼鐵軌道」畫出全球供應鏈的「最短半徑」,為福建外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下,中歐班列已成為福建沿海企業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熱門選擇。「2023年以來,工具機、柴油發電機組等高附加值貨物出口增多,每趟載運貨值均在2000萬元左右,有效提升國際物流運輸效率。」福州國際班列運營公司經理徐晨說。 大型高價值數控工具機出口,由於工具機體積大、重量大,對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海運易受惡劣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空運受限於運載量和高昂成本。 福建全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陳茂德說:「中歐班列安全係數高,不僅能有效避免貨物在運輸途中因顛簸、碰撞造成損壞,我們還能更精準地規劃運輸時間和交貨周期,更好滿足客戶對設備交付時間的嚴格要求。這為我們開拓歐洲市場,尤其是對交貨時間敏感的高端製造業客戶市場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撐,助力企業不斷拓展國際業務版圖。」 今年4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供應鏈重構報告》指出,中歐班列(福州)「通過基礎設施硬聯通與規則標準軟聯通,降低了內陸國家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為非洲、拉美地區提供了可複製的路徑」。 目前,中歐班列(福州)共有2條線路,暢達5個國家14個城市。下一步,該班列將持續加強與絲路海運的協同共進,推動「海絲」與「陸絲」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海陸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