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航空和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ARAIB)在其中期報告中認定,去年12月造成179人遇難的務安國際機場濟州航空空難,系飛行員錯誤關閉正常發動機所致。
7月19日,ARAIB在務安機場舉行的說明會上向遇難者家屬通報了這一結論。失事飛機的兩臺發動機已於3月送抵法國進行詳細分析,調查人員解釋稱,正常工作的左發被關閉導致飛機完全喪失主要動力。
委員會原計劃在家屬說明會後立即向媒體公布結果,但因家屬強烈反對而取消。一名家屬向《朝鮮日報》表示:「調查委員會無視跑道末端混凝土斜坡及潛在機械故障等問題,簡單歸咎飛行員,我們無法接受。」
圖:務安國際機場濟州航空空難時間線
根據向家屬公開的報告,飛行員本應關閉遭鳥擊嚴重損壞的右發,卻錯誤關閉了正常運轉的左發。這導致飛機同時失去兩個發動機的動力,起落架也未能正常放出。駕駛艙語音記錄顯示飛行員曾下達「關閉二號發動機」(即右發)指令,但飛行數據證實實際被關閉的是左側一號發動機,表明飛行員可能在壓力下混淆了兩個發動機。
調查組確認左發本身無缺陷。ARAIB發現該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運作正常,判定關機系人為操作而非系統故障。
目前已確認的空難直接原因是飛機進近跑道時遭遇野鴨群撞擊。去年12月29日上午8時57分,務安機場空管已向航班發出鳥類活動警告。一分鐘後的8時58分,飛行員報告鳥擊並發出Mayday呼叫,宣布復飛。後續視頻顯示右發吸入鳥類後起火。調查中在兩臺發動機內均發現鴨類羽毛和血跡。
初期推測認為鳥擊導致雙發受損,引發電氣液壓系統故障致使起落架無法放出,飛行員被迫實施機腹迫降。但最新結論表明左發失效源於飛行員誤操作而非鳥擊影響。
調查顯示飛行員在緊急程序中誤拉左發燃油切斷開關,還啟動了左發滅火系統,這永久禁止了該發動機空中重啟。由於右發已因損傷喪失動力,左發被關導致飛機完全失去動力。
此類致命錯誤雖罕見,但確有先例。2015年,復興航空(TransAsia)235號班機從臺北起飛後不久,因飛行員關錯發動機墜毀,機上58人中有43人遇難。
ARAIB還證實起落架手柄未啟動,表明飛行員未嘗試放輪。該機構表示將深入調查飛行員的應急訓練及準備情況。
遇難者家屬強烈質疑調查結果,認為ARAIB將責任完全推給飛行員。他們指出報告未提及跑道末端混凝土護坡(家屬認為該設計加劇了事故後果)。
濟州航空飛行員工會7月20日也發表聲明,指責ARAIB只關注飛行員失誤。批評者認為該結論實質上為正因空難而處於警方調查中的韓國國土交通部和韓國機場公社開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