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和進出口大省,山東省每年約有5億噸危險貨物通過海運方式運輸。然而,一些不法企業和個人為了節省成本或逃避監管,故意瞞報、謊報危險貨物,給海上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山東海事部門近期就查獲多起海運危險貨物瞞報案。近日,海事工作人員在青島前灣港對某批次出口貨物開箱檢查時,發現一批申報名稱為「射釘槍」「吊鉤」的疑似海運危險貨物。經核查,該批貨物為「爆炸式鉚釘」,屬於《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列明的1.4S類爆炸品,涉案貨物共計80餘件,重量約1噸。目前,海事部門已暫扣上述貨物並依法進行處置。海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日,在日照嵐山港檢查時也查獲一起類似案件。海事工作人員在對一船申報為「燃料油」的貨物登輪檢查時發現異常,通過取樣檢測發現,該輪實際裝載的是凝析油,閃點為-4.4攝氏度,總計7955噸。據了解,海運危險貨物與普通貨物相比運費較高,在公路運輸、港口存儲、船舶載運的要求十分嚴格,部分企業和個人為謀取高額運費、儲存費差價,不惜鋌而走險。為確保高溫天氣下危險貨物海上安全運輸,山東海事部門從6月份開始組織開展打擊船載危險貨物謊報瞞報「百日攻堅」行動。登錄後解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