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新聞早餐為您送上及時、優質的民航資訊!
1、印度民航總局實施新的飛行員體檢規定,引發航司擔憂
印度民航總局(DGCA)近日修改規定,要求商業飛行員的體檢只能在印度空軍(IAF)中心進行,此舉引發航空公司擔憂。此前,此類體檢可以在私人醫院由監管部門選任的體檢醫生完成。航空公司擔心軍方標準會更加嚴格,也擔心會造成飛行員短缺、保險成本增加。
2、北歐大西洋航空將削減美國航線,重心轉向東南亞市場
今年冬航季,廉價遠程航空公司北歐大西洋航空(Norse Atlantic Airways)的航線網絡將有重大調整。其美國航班運營將大幅收縮,終止三條美國航線。此外,為滿足飆升的東南亞旅行需求(特別是泰國),北歐大西洋航空將從其歐洲基地新開五條航線。
3、伊朗一機場關閉23天後恢復運營
伊朗大不裡士沙希德邁達尼國際機場因在此前的以色列空襲中,基礎設施和導航設備損壞嚴重,關閉了23天以進行維修。伊朗民航局近日在進行全面現場檢查後,批准該機場恢復商業航空服務。
4、航司大佬:歐洲在環境問題上需要接受「現實檢驗」
曾帶領荷蘭皇家航空長達8年、目前擔任印度靚藍航空CEO的Pieter Elbers近日對歐洲在環境問題上的偏執提出批評,稱歐洲需要接受一場「現實檢驗」。他指出,歐洲這一做法正在傷害該地區航空公司並阻礙經濟。
5、因雷暴,FAA對芝加哥奧黑爾機場發布地面停飛令
由於雷暴天氣,周日(7月6日)下午3:30左右,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芝加哥奧黑爾機場發布了地面停飛令,暫停所有進出港航班。停飛令持續到當日下午4:45,有兩個航班已取消。
6、2021-2024年美航行李誤處理量達170萬件,名列美國航司之首
2021-2024年,美國航空的行李誤處理量達到驚人的170萬件,其丟失、延誤或損壞行李比例在美國的航空公司當中是最高的。這主要是由於人手短缺、疫情後旅行需求增加、行李處理基礎設施老舊等因素造成。
7、日本航司基於旺盛的入境需求制定國際策略
日本主要航司預計入境需求的持續強勁增長將為它們雄心勃勃的國際擴張計劃提供支持。全日空預測到2031年初,其國際運力將是目前水平的1.4倍;日本航空的目標則是未來三年國際乘客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8、靚藍航空飛行員失能,航班延誤超4個小時
7月4日,印度靚藍航空從德裡飛往普納的6E2262航班,因飛行員在起飛前身體不適而出現長時間延誤。在重新安排機組以執飛該航班之後,飛機最終在延誤4個多小時後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