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與珠海機場的「聯姻」,毫無疑問將使珠三角五個機場間的競爭格局發生改變,同時港珠澳大橋計劃日前獲得「關鍵突破」,使得珠海機場的區位優勢一下子凸顯。而珠海機場將定位於貨運機場的消息,對於立志於要做「南中國貨運門戶機場」的深圳機場來說,其影響似乎首當其衝。
在深圳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陳金祖看來,港珠機場「聯姻」對深圳機場的影響究竟怎樣,關鍵要看珠海機場的定位。另有消息說珠海機場將定位於低成本航空,這兩種不同的定位對深圳機場的影響將大不相同。
兩種定位 影響不同
陳金祖說,從現在來看,珠海機場的這兩種定位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它走貨運的發展方向,對深圳機場的影響會更大些,因為它會分流一些不同專業領域的貨運市場;如果它走低成本航空的發展方向,對深圳機場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
如果珠海機場定位於貨運,陳金祖估計,有可能把香港機場的快件業務分流到珠海機場去,而不會分流其他的業務。這是因為,快件業務對航班時刻的要求更高,而香港機場的航班時刻首先要滿足其遠程客運航線的要求,相比之下珠海機場的航班自由度就要大一些。目前,深圳機場的快件業務比珠海強,但長遠來看比廣州弱,因為從功能分工來講,廣州以快件為主,深圳則以普貨為主。
如果珠海機場定位於低成本航空,「反而可能提升周邊幾個機場的競爭力」。陳金祖說,低成本航空主要是客運,做支線航空,是對遠程航線的一種補充,對大機場有互補性。
陳金祖還認為,即使珠海機場對深圳機場有影響,也是有一個過程的,尤其在深圳機場的二跑道建成、航線網絡形成後,很難評估這種影響到底有多大。
陳金祖表示,港珠機場「聯姻」對珠三角的機場的確是個挑戰。公司會對珠海機場的情況進行研究,並採取應對措施,但公司「以貨為主,客貨並重」的發展方向不會因此而改變。
珠海機場貨運夢想由來已久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專家對珠海機場提出了「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港」的概念。珠海機場周圍有50平方公裡可滿足貨運樞紐所需要的倉儲、保稅等配套用地,4E級的機場本身可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每年有10萬架次的營運保障能力。專家認為,這些優勢使其成為珠三角乃至全世界發展國際航空貨運樞運港的最理想機場。
在珠海機場的網站上,記者看到這樣的描述:「珠海機場正朝著建設成為一個深入珠三角腹地、與港澳互補、具有國際影響力物流中心的方向邁進。」
業界有人預測,珠海機場將被香港機場定位為貨運機場,隨著珠海和周邊地區地面交通條件的改善,藉助香港機場的航線網絡和運營經驗,廣州、深圳和澳門的一部分貨源將被分流到珠海機場,之後通過船舶或未來的珠港澳大橋轉運到香港並分駁到世界各地。
香港機管局相關人士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似乎也確認了這一猜測。該人士稱,合作後的珠海機場將接受香港機場先進的管理和業務輻射,主攻貨運業務。但是,也有消息稱,兩個機場的聯營主調,已由以往搞航空物流,「急轉彎」變為搞低成本航空客運市場。目前,的確已經有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開闢了上海-珠海的航線。
業內也有人士指出,國家民航總局已開始醞釀對部分機場收費實行彈性制,讓有意打造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的航空企業,在航線和機場方面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珠海機場借勢轉戰低成本客運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而珠海市常務副市長冼文曾向媒體表示,珠海機場仍將是客、貨運及飛行訓練、維修綜合發展。
機管局對珠海機場的接管計劃將於明年上半年實施,據了解,機管局將在年底推出諮詢文件,為香港機場未來發展進行公開諮詢。
深圳地緣優勢不可取代
即使是珠海機場定位於貨運,深圳機場的相關人士對深圳機場的地緣優勢還是有相當的自信。他說:「深圳的位置跟貨源地最近,可以說是『零距離』。」
據介紹,整個珠三角的貨源生成地主要是在粵東地區,即深圳、東莞等。去年香港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為340萬噸,其中70%是從深圳、東莞等地過去的。
其實,整個珠三角的貨源生成量很大,這張「大餅」的容量足夠幾個機場吃的了。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珠三角的航空貨物生成量為500萬噸左右,2015年將達到1150萬噸。
面對巨大的貨源生成量,珠三角幾個機場要擔心的恐怕不是彼此爭奪貨源,而是要擔心自己「眼大肚子小」。香港機場客貨運設施空間已經幾近飽和,目前直逼每年5000萬人次客流量和400萬噸貨流量的極限;深圳機場目前可滿足年貨物處理70萬噸的要求,去年的貨郵吞吐量已達到50萬噸。
需求與供給間的矛盾正好給了幾個機場發展貨運的空間。珠海機場設計貨郵吞吐量為每年60萬噸,但至今尚未突破1萬噸,不到設計能力的1/60,為香港新機場貨運量的1/220。深圳機場第二跑道投入使用後,到2015年的年貨郵吞吐量將達到250萬噸。
除了貨源的因素,一個機場的貨運能否發展起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運力,也就是要吸引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人。深圳機場相關人士認為,短期內珠海機場可能採取在珠海集中、然後通過香港到國外的方式,但長期看來,從珠海到香港無論是走水運還是陸路,成本因素都是不能忽視的。
據介紹,深圳機場目前的純貨運航線已達14條,還先後建成了年處理能力分別為50萬噸、20萬噸的國內貨站、國際貨站,物流處理能力和操作效率大幅提高。
有業內人士把香港機場與珠海機場的「聯姻」看做是「強弱聯合」,而把其與深圳機場的合作看做是「強強聯合」。雖然之前香港機場與深圳機場的合作沒有談成,但據深圳機場內部人士透露,雙方仍然需要合作,而且目前還在就業務層面的合作進行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