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的興起,快遞驛站、物流倉庫等場所的快速發展,一旦失火,極易造成巨大損失,相關從業人員也要重視消防安全。據統計,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100億件,帶動了數以萬計的倉儲物流場所建設運營。然而,由於貨物密集、空間封閉等特點,這些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往往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加強倉儲物流場所火災防範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現代倉儲物流場所通常具有空間高大、貨物密集、人員流動頻繁等特點,這些特徵共同構成了獨特的火災風險模式。從建築結構看,為滿足大型設備操作和貨物堆放需求,此類場所通常採用大跨度、高舉架設計,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形成"煙囪效應",加速火勢垂直蔓延。多數物流倉庫採用高密度貨架存儲,貨物間距往往不足,且常存在不同性質物品混放現象。特別是"雙十一"等促銷期間,臨時爆倉導致貨物堆放更加混亂,消防通道被佔用情況屢見不鮮。這種儲存方式不僅增加了火災荷載,更為火勢水平蔓延創造了條件。
科學規劃倉儲布局是防火的基礎。應按《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要求,將倉庫區與分揀區、辦公區有效隔離。貨物存儲應遵循"上輕下重"原則,保留足夠的消防通道和作業空間。針對不同火災危險性的物品,應嚴格分區分類存放,特別是鋰電池等危險品應設專用存儲區,配備獨立防火設施。
智慧消防系統的應用能顯著提升防控水平。除傳統煙感、溫感探測器外,可引入視頻圖像火災探測、分布式光纖測溫等新技術,實現對高大空間的全方位監控。某大型物流企業實踐表明,智能巡檢機器人配合熱成像技術,可有效發現早期電氣隱患。此外,建立消防設施物聯網監控平臺,能實時掌握系統運行狀態,確保隨時可用。
規範作業流程同樣關鍵。應建立嚴格的動火作業審批制度,明確禁菸區域並加強巡查。貨物裝卸環節需制定標準化操作規程,避免機械碰撞引發事故。同時,建立外包人員準入機制,確保所有作業人員都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日常管理中,應落實"三清三關"制度(清走道、清陽臺、清廚房,關火源、關電源、關氣源),保持環境整潔。
初期火災的正確撲救至關重要。倉儲場所應按照"1分鐘響應、3分鐘處置"原則,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備足夠的手提滅火器和推車式滅火裝置。員工培訓應著重掌握"提拔握壓"滅火器使用要領,明確不同火源的撲救方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鋰電池火災不能直接用水撲救,應使用專用滅火毯或D類滅火器。
人員安全疏散是應急處置的核心。倉庫應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誌,保持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定期開展消防演練,確保員工熟悉最近的安全出口位置。夜間作業時,應保證應急照明系統完好有效。值得強調的是,倉庫管理員應掌握"先疏散、後滅火"原則,當火勢無法控制時立即啟動全員疏散程序。
與消防部門聯動同樣重要。倉儲場所應繪製詳細的消防設施平面圖,標明消火栓、配電箱、危險品存放點等關鍵位置,便於消防隊員快速了解現場情況。建立與轄區消防隊的常態溝通機制,定期邀請專業人員指導演練。火災發生時,應指定專人負責接應消防車輛,提供建築結構、貨物存儲等關鍵信息。
倉儲物流場所的火災防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著手。隨著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新型火災風險也將不斷湧現。從業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將消防安全意識融入日常工作每個環節,築牢倉儲物流場所的"防火牆",為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