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列滿載單晶矽的「港城班列」從石家莊國際陸港緩緩駛出,開往天津新港北站。這是今年石家莊國際陸港開出的第39列「港城班列」。
2022年9月,天津、石家莊同時入選首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此後兩年多來,津石兩地聯手,加強規劃統籌、要素保障,加速重大交通物流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京津冀樞紐開放新高地。
在津冀既有常態化合作機制基礎上,天津市、河北省及石家莊市專門建立津石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陸海協同聯動工作機制,謀劃重點項目67個,總投資達520.6億元,高效推進天津港、石家莊國際陸港「雙港」合作,促進兩港運輸服務便利化。補鏈強鏈實施以來,天津南港工業區新建危險貨物貨櫃堆場、河北省智慧物流產業園區西區(二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加速建成,「四港引領、多極聯動」的多式聯運型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初步形成,樞紐內聯外暢水平進一步提升。
2024年6月,天津港與石家莊國際陸港籤署合作協議,充分發揮天津港北方國際航運樞紐資源優勢和石家莊國際陸港區域對外開放平臺優勢,擴大合作範圍,優化海鐵聯運班列計劃。截至2024年年底,天津港、天津機場、石家莊國際陸港等籤署企業間合作協議10餘項。位於天津港南部港區的遠航南貨場鐵路裝車線工程,成功實現運能升級。目前,天津已建成包括遠航南貨場鐵路裝車線在內的3條鐵路專用線,天津港主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100%。
在石家莊,石家莊國際陸港、大吾煤炭物流園等5個園區新增鐵路專用線,有效促進了鋼鐵、煤炭等大宗貨物「公轉鐵」,極大提升了綜合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2024年,全市貨櫃公鐵聯運量達24.7萬標箱,相比補鏈強鏈實施前增長兩倍多。
在常態化開展海鐵聯運「一單制」業務的基礎上,天津港至石家莊國際陸港之間成功開行「港城班列」,發揮海運價格低廉與鐵路運輸速度快捷的雙重優勢,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約30%。
目前,廣東、福建等南方地區的貨物,可先通過海運抵達天津港,隨後便捷換乘鐵路班列轉運至石家莊國際陸港,繼而搭乘最近班期的中歐班列,開啟國際運輸。
這一創新聯運模式,成功將石家莊中歐班列的集結能力拓展至南方沿海地區,進一步強化了區域間物流協同效應。2024年,石家莊國際陸港開行常態化國際班列線路18條,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加10條;開行中歐班列839列,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長295%。
如今,石家莊國際陸港已建成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保稅物流中心(B型),通過提供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交割交易等多元化服務,進一步吸引糧油飼料、汽車、跨境電商等產業匯聚。2024年,石家莊國際陸港累計註冊經營主體超120家,相比補鏈強鏈實施前,實現了10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