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貨櫃航運業的持續轉型,承運商之間的戰略合作仍然是影響全球貿易的關鍵力量。根據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航運聯盟運營商以及業內最大的獨立班輪運營商MSC的主導地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儘管他們沒有將整個船隊部署到聯盟服務中,但作為航運聯盟成員的承運人控制著全球82.1%的貨櫃運力。
細分:誰擁有什麼?
讓我們仔細看看貨櫃航運的格局是如何劃分的:
地中海航運公司:
儘管MSC獨立運作,但其規模和全球影響力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聯盟。截至2025年6月,MSC佔全球貨櫃運力的20.6%。出於分析目的,由於其市場權重,MSC通常與主要聯盟一起分組。
雙子座合作(馬士基、赫伯羅特):
新成立的Gemini合作公司成員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合計持有21.6%的股份。該夥伴關係旨在簡化業務,並在主要貿易通道上提供一致、可持續的服務。
海洋聯盟(達飛、中遠、長榮、東方海外):
長期以來,海洋聯盟一直是全球貿易的重量級成員,其成員合計控制著28.4%的市場運力,在規模和船隊部署方面創造了最大的航運聯盟。
Premier聯盟(ONE,HMM,陽明):
Premier Alliance的總份額為11.5%,是跨太平洋和亞洲內部貿易的重要參與者,特別是在最近對新造船噸位和數字平臺進行戰略投資之後。
聯盟與非聯盟航運公司
包括MSC在內的上述運營商的總運力使聯盟附屬運營商的總市場份額達到82.1%。這樣一來,非聯盟航運公司的全球運力僅佔17.9%。
這種分歧不僅說明了通過合作獲得的運營效率,也說明了不結盟承運人在主要貿易上的競爭空間越來越有限。
目前,超過80%的貨櫃運力由航運聯盟承運人和MSC控制,行業整合趨勢沒有放緩的跡象。對於託運人、監管機構和利益相關者來說,理解這種動態至關重要。
隨著競爭的縮小和網絡的融合,圍繞服務質量、運費和長期可持續性的問題仍將是全球供應鏈討論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