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安全感受到重大挑戰,乘坐飛機突然成為危險的旅行方式,這在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聳人聽聞。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下,英國、美國甚至是全球各地的機場正面臨新挑戰。從一定意義上說,機場從此可能會成為一種「戰場」。
如果不是英國警方及時挫敗了這起企圖用液體炸藥同時炸毀10架飛機的驚天陰謀,世界難以估量其超出「9·11」的襲擊殺傷力和災難性後果。這些客機欲飛往美國大城市,恐怖分子襲擊目標是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和大陸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紐約、華盛頓和加利福尼亞主要機場的航班。美國政府加強了內陸和其他國際航班的保安,並在往返美、英之間的客機上,增派空中警察。可以肯定,「9·11」式的針對美國本土的攻擊和反恐戰爭的防線,早已超越了美國本土疆域,而變成跨大西洋的歐美聯合和全球洲際合作。
英國在挫敗恐怖分子炸機陰謀後頒布的「航空安全須知」可謂包羅萬象,乘客可以攜帶隱形眼鏡盒,但不得攜帶護理液瓶。除了對飛行途中使用的尿片、擦紙、護膚霜,以及婦女衛生用品如衛生棉條、衛生巾、毛巾無一例外都作了細緻入微的規定,所有搭乘赴美航班的旅客和攜帶的物品,包括通過中央掃描點後獲取的物品,都須在登機門處接受第二次搜查。在大西洋另一側的美國,全美機場和檢查站也擴大安檢範圍,禁止乘客攜帶飲料、髮膠和洗滌劑等液體登機。而在世界的另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機場,開始把國際航班辦理手續的時間提前到三個小時。我們真的不知道,飛機出行還有多少方便可言,還是否再是一種享受?當每位乘客都被「有罪假定」為恐怖分子,接受越來越苛刻和冗長的安檢,世界還有多少信任的陽光?
英國發布的一系列繁瑣的「航空安全須知」,讓我們驚訝而無奈地發現,這篇「劃時代的出行告誡」若干年之後或許成為一份重要的歷史文本,告訴後人恐怖戰如何迫使人類重新考慮與界定文明。想起海明威小說中的一句話,「我們並不因為今天的飛機比過去的馬車快,就意味著今天的社會進步了」。如今,這句話用以評價今天的世界,再恰當不過。21世紀,在人類歡慶科技和物質文明獲得極大豐收的時代,在波音、協和為世界飛機製造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前景躊躇滿志之時,我們悲哀地發覺,在某種意義上,文明其實確實是在倒退,最強大的往往就是最脆弱的,如同大象有連根拔樹之力,卻奈何不了一隻神出鬼沒的耗子。我們無法估測,在恐怖分子使用過用飛機衝撞大樓和在飲料瓶底層夾層中攜帶液體炸彈以後,還會變出什麼更新的招數?而讓人憂慮的是,任何一種招數一旦矇混過安檢,其後果就是無辜平民的集體死亡,眾多家庭失去親人的漫長悲痛的記憶。
這起襲擊圖謀是與即將到來的「9·11」事件五周年紀念日有關?還是與硝煙瀰漫、生靈塗炭的黎巴嫩戰火有關?對西方世界,只要因文明的優越感引起的傲慢與偏見不根除,只要把發展中國家置於弱勢的世界秩序還在,恐怖的陰霾就會隨時降臨,並一步步逼近我們。世界不能是惡與惡的對抗,只能是善與善的攜手。恐怖主義行為絕對不是令世人恢復天良、令社會恢復公道的必由之路,它違背了人類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傳統的和諧共存、平等演化交融的公道,擁有科學、文明和金錢的強勢國家,請選擇「以善制善」吧!而恐怖分子更不能把無辜的生命當作人質、屢屢製造不義和罪惡,也請放下屠刀吧。
渴望和平的民眾,沒人願意機場變成戰場,如果真是那樣,世界就真的陷入戰爭和黑暗了。
(作者系旅澳大利亞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