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自貿方案」上海自貿區80條試點措施基本落地商務部:用好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充分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19日說,202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試點。一年多來,80條試點措施已基本落地,開展了一批引領性、標誌性制度創新,形成了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了「自貿方案」。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用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試點經驗。何亞東在商務部19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成效及下一步複製推廣工作計劃。何亞東舉例說,在提升貨物貿易自由便利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便利化通關模式,也就是「預先報備、提前審核、車到即過、箱到即拆」模式,吸引馬士基設立國際中轉集拼中心,中轉貨物靠港到出運時間縮短50%。在率先實施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發布實施,聚焦再保險、國際航運、商貿3個行業領域,有效促進數據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動。在推進政府採購領域改革方面,上海政府採購雲平臺上線「對標改革專窗」,涵蓋貨物、服務、工程的2200多個採購項目已按高標準規則要求實施,1000多個項目發布中英文公告。何亞東表示,商務部將會同各地方、有關部門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試點經驗,因地制宜抓好落實,重點推進企業和群眾急需的試點舉措落地見效,充分釋放制度型開放紅利。同時,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支持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以高水平開放推動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來源:解放日報 駐京記者 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