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告別零和博弈「消耗戰」電商平臺握手言和齊拓全球市場-快遞搜
作為一年一度重要的促消費節點,「618」無疑是觀察消費市場新動向的重要窗口。而隨著整治「內卷式」競爭相關措施出臺,今年「618」,電商行業以整齊的姿態扛起「反內卷」大旗。 從京東、淘寶天貓、美團、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釋放的信號來看,用戶告別複雜的促銷計算,商家生態持續修復,平臺打破支付及物流壁壘……電商行業的發展邏輯正在重構:告別零和博弈的「消耗戰」,建立共生進化的新生態。電商平臺正以價值回歸重塑消費市場格局,調整優化之路已然開啟。 用戶體驗升級: 無需再做複雜計算 回顧去年「618」,星圖數據顯示,綜合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累計銷售額同比下降近7%,為歷史首次負增長。當複雜規則堆砌的「套路營銷」觸及效率天花板,消費者對繁雜的折扣信息已感到疲勞。 而今年「618」大促,擺脫了「套路內卷」的泥潭。消費者不必再為滿減、疊券(通過疊加使用不同類型或來源的優惠券以獲取更大折扣)絞盡腦汁,平臺紛紛亮出「立減」的直球策略,宣告促銷邏輯的根本轉向。 6月18日當天,記者打開天貓App發現,首頁上「618直降低至85折起」「618秒殺」的標識非常醒目。以一款標價1999元的全自動咖啡機為例,其商品詳情頁上清晰展示了在使用官方立減、官方補貼、店鋪商品券後,可以再疊加88VIP帳戶中的九折消費券。記者點擊結算後,系統自動疊加了所有優惠券,最終支付價顯示為648.80元。整個購物過程簡單方便,無需複雜計算。 「設計複雜的促銷活動,消費者根本不買帳。」一家電商平臺運營負責人程先生向記者坦言,「以前考核只看GMV和用戶增長,現在更要看用戶留存率、商品復購率,這才是真本事。」 簡化玩法帶來交易效率的顯著提升。今年「618」首日,近800個品牌在美團閃購成交額同比翻倍;天貓「618」開賣首小時43個品牌成交破億元,13000個品牌成交翻倍;京東「618」第1小時,成交額、訂單量、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均超200%…… 消費市場正呈現理性多元的新圖景。正如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所言,摒棄複雜玩法不僅提升消費體驗,更順應消費者對商品品質、性價比與服務的關注。 商業生態優化: 為商家減負增效 從商家的層面來看,其正從「擠壓生存」轉向「扶持共生」,失衡的商業生態得以重塑。各大電商將平臺治理、改善商家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生態系統建設與服務品質升級站上舞臺中央。 《2024年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報告》顯示,在問卷調查樣本中,有25%的人會因「薅羊毛」而使用「僅退款」服務。 今年3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介紹,今年將著力優化監管方式和手段,大力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針對平臺濫用「僅退款」規則,造成商戶款貨兩空的突出問題,將督促平臺明確規則的適用範圍和具體情形;針對平臺實施「自動跟價」「全網最低價」規則等突出問題,督促平臺規範促銷行為。 「618」前夕,主流電商平臺全面取消「僅退款」政策,消費者收到貨後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交由商家自主處理。 「宏觀政策為電商行業發展創造了重要機遇,通過解綁僅退款、升級運費險、擺脫低價內卷,可有效治理電商行業頑疾,帶來積極、穩定的營商環境。」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淘寶平臺事業部總裁處端表示。 真金白銀的減負行動也密集落地。淘寶天貓推出12項惠商組合拳,全面提升營商環境;京東以「零佣金入駐」撕開流量壁壘,配合「百億補貼」強化商家競爭力;抖音電商則大幅降低保證金門檻,推出全類目0元試運營。 一個消費者敢買、商家敢賣、平臺敢創的健康生態,正在「618」的試煉場中加速成型。 平臺「拆牆破壁」: 從封閉內鬥到開放引流 今年「618」,各大電商平臺主動拆除流量封鎖、支付割據、物流割裂等層層高牆,開始合作共贏。 支付與物流這兩大業務曾被電商視為核心壁壘,現如今已成為平臺合作的破冰點。在今年的「618」促銷中,消費者可以體驗到購買淘寶商品時以微信支付、京東物流為天貓商家送貨…… 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天用戶平臺事業部總裁吳嘉表示,接入微信支付後,淘寶上年輕用戶以及下沉市場用戶的使用頻次也在提升。 商業智能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淘寶和微信重合用戶規模同比增長6.7%,達8.75億;京東和支付寶重合用戶規模同比增長20.4%,達5.81億。 此外,各大電商之間還拉開了合縱連橫大幕,新的合作關係正不斷出現。「618」前夕,淘寶天貓與小紅書打造「紅貓計劃」,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全鏈路;京東也打通了小紅書直鏈功能,並與區域零售龍頭胖東來達成合作,借實體網絡強化履約能力。 「以前刷小紅書看到想買的東西,需要截圖後再到電商平臺搜索購買。今年『618』,可以在平臺間一鍵跳轉,購物體驗越髮絲滑。」消費者於女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表示,在市場成熟、增量稀薄的背景下,電商平臺開始抱緊「流量大腿」,本質是希望拉攏盟友,拓展更多的流量來源,進一步拉動電商生態的商業規模。 增量市場開拓: 全球掘金正當時 當國內流量見頂,「出海」成為各電商平臺尋找新增量的必然選擇。 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買全球」優勢也在持續發揮。 基礎設施的全球織網正為「出海」按下加速鍵。4月份以來,DHgate(敦煌網)、Taobao(淘寶)和Alibaba.com(阿里國際站)在美區App Store的下載量飆升。 「出海」成為電商平臺幫助商家實現新增長的重要戰略。據了解,參與2025天貓「618」海外會場的商家數已超百萬家。 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負責人航心對記者表示,「出海」不僅為商家拓展新增量市場,也推動了部分行業爆發式增長。其中,淘寶平臺美容護膚、運動鞋、奶粉等11個類目的跨境成交額同比翻倍。 6月17日,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強東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儘早把國內業務都交給CEO,我會全職去做國際業務。」 阿里國際站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平臺正開展針對美國市場的6月份大促,此次大促不僅能讓中國外貿商家享受海外流量支持,承接國外訂單,更將通過大促政策惠及更多有意開展外貿生意的「小白商家」。 「中國企業要實現全球化高質量發展,必須通過提升品牌力來實現產品力的外延和價值提升。我們有好的產品、有強的製造能力,但還缺少將這些優勢『講出來』『傳播出去』的能力。品牌不僅要『做得好』,更要『說得好』。」廣告科技公司TheTradeDesk中國區資深業務拓展總監吳昱霖對記者如此表示。 這場「出海」浪潮的本質是價值重構。電商平臺將以跨境基建為舟、商家以產品創新為槳,共同駛向「做得好更要說得響」的品牌深水區。 正如零售電商行業專家、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客座顧問莊帥所言,2025年電商平臺的主旋律,將是「反內卷」和價值回歸。中國電商生態的進化故事,已翻開新篇章。 访问:4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