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表現強勁的5月份,這個美國西海岸門戶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出現下降。
在洛杉磯港(POLA)主辦的每月媒體簡報會上,貨物流量的起起落落在再次徵收關稅後非常明顯。2025年5月顯然是港口的「休假」月份。
在Zoom平臺上進行的長達一小時的活動中,POLA執行董事Gene Seroka詳細闡述了5月份的統計數據,稱總吞吐量為71.7萬個貨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比我們預期的要好一點。」他說,2025年5月是過去兩年來月度銷量最低的月份。
更深入地研究數據後,他表示,進口部分實際上比2024年5月的數字低9%,比2025年4月大幅下降19%,比POLA在宣布關稅之前預測的水平下降25%。他說,五月通常比四月更強勁,因為我們正在接近旺季。」他指出,「返校」(8月底/ 9月初)、萬聖節(10月底)和聖誕節假期(12月)是推動進港貨運和庫存增加的主要因素。
在廣播中,Seroka多次強調貨物運輸的不確定性,並表示相信由於關稅(特別是中國商品)導致貨物運輸減少,消費品價格可能會上漲。
網絡研討會的參與者、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政策研究中心經濟學主任厄尼·特德斯基(Ernie Tedeschi)支持這一觀點,他說,關稅可能會導致未來幾年通貨膨脹率上升1.5%,而如果不徵收關稅,物價可能會上漲。Seroka在提到POLA的「港口優化器」數據平臺時表示,6月上半月的貨櫃吞吐量「……在接近旺季的6月份,我們應該達到的水平相當平均。」
他還將目前的情況與上個月簡報中的一項觀察聯繫起來,他在會上表示,隨著關稅水平的降低,「進口商將重返市場,搶購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在最初宣布關稅後,貨物運輸暫停了。
這種停頓反映在網絡研討會開始時提到的2025年5月極其疲軟的進口水平上。Seroka還指出了簡單的物流問題,他表示,航運公司需要數周時間才能重新安排船隻在中國港口裝貨。他說:「一個月後,我們開始看到貨運量有所回升,達到更正常的水平。」
這次簡報是在以色列和伊朗開始敵對行動不到一天之後舉行的,而幾小時前油價急劇上漲。在回答媒體關於這場新火災對航運影響的問題時,Seroka指出,航線延長和船舶燃料成本增加是主要原因。這兩個因素都會增加運輸貨物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