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突破!濟寧港航集團內河貨櫃年吞吐量首次突破3萬標箱-快遞搜
11月21日,在濟寧龍拱港8#智能化貨櫃泊位,伴隨著第3萬個貨櫃起吊裝船,標誌著濟寧能源港航集團物貿事業部、中交潤楊承擔的年內實現內河貨櫃吞吐量3萬標箱的任務目標,提前40天順利完成。
今年以來,濟寧港航依託「瓦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經濟帶」、「新荷兗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經濟帶」兩個「工」字型物流運輸通道,依託自身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優勢,以貿易引領推進開放合作,不斷增強貨櫃運輸、多式聯運等港口功能,構建供應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全力打造華東地區大宗貨物集散中心、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濟寧港航第3萬個標準箱,發運 21日上午11點18分,一個滿載煤炭的「濟寧港航」標準箱被徐徐吊裝至「潤楊集0001」號單機船,準備發往如皋港,這恰好是2022年濟寧港航發運的第3萬個標準箱,標誌著濟寧港航實現了年吞吐量3萬標箱的重大突破。
太白湖在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的最北端,緊靠太白湖的運河航道與龍拱河交匯處是濟寧港航龍拱港,碧水連天、水深河闊。對標海港打造的智慧化貨櫃示範港——龍拱港內,岸橋起重機、場橋起重機、無人集卡等設備的自動化操控,作業效率提高80%以上。 「防汙染,減貨損、好通關,貨櫃運輸在內河上的優勢十分明顯。」作為濟寧港航貨櫃運輸的運營主體,中交潤楊(山東)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胡杰介紹,以焦炭運輸為例,貨櫃的運費雖比散貨運輸一噸多20元,但是貨櫃幾乎無運輸消耗,整體運費還能比散貨運輸省下1/3左右。就這樣,試運一單後的客戶洪達焦化,即成為內河航運第一家「散改集」企業。每月運輸量也從最初的幾百噸增加至1至2萬噸。
今年以來,中交潤楊貨櫃內外貿航線新開通內外貿航線10條,輻射十餘多個國家和300多個縣市區、 20000多個城市和2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提高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港口貿易貨物在總吞吐量中佔比超過六成。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2022年,中交潤楊穩居京杭運河首位。而中交潤楊的目標是,建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牌最響、最具影響力的內河物流公司。 物流貿易網絡覆蓋全國40餘城 如今,公河海多式聯運和「鐘擺式」運輸,在濟寧已成現實。 2022年,濟寧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製造強市、現代港航物流等「九大戰略」,「年內實現內河貨櫃吞吐量3萬標箱」。濟寧段流域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是「西煤東輸、南貨北調、貨櫃運輸」的大型物流集散地,發展現代港航物流既有優良的自然條件,也有現實發展需求。
在不斷提高船舶運載能力的同時,濟寧還持續推進京杭大運河濟寧段升級改造等工程,著力建設「一幹雙線十二支」高等級航道網。目前,湖西航道(下級湖段)建成山東省第一條二級標準航道,京杭大運河濟寧以南段主航道達到二級通航標準,梁濟運河提前2個月完成升級改造,2000噸級船舶可從梁山港直達長江。 在這一背景下,濟寧港航大力實施「進江、聯海、向陸」戰略,沿瓦日鐵路、新兗鐵路、長江、京杭運河「豐」字型物流大通道,密集開展「敲門行動」「拓鏈行動」,成功與上海泛亞、鬱州海運等5家幹線船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徐州港、武漢港等13家貨櫃港口籤訂了合作協議;與太陽紙業、華勤集團等本地企業開展貨櫃運輸業務,形成了西接晉陝蒙、中連魯西南、南通蘇浙皖、通江達海的物流大通道。 目前,濟寧港航的物流貿易網絡已覆蓋全國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40多個城市,2022年提前40天完成了內河貨櫃年吞吐量3萬標箱的任務,叫響了濟寧港航「運河鐵騎」名片,對建設億噸大港、發展億噸物流運輸、培育千億物貿產業,搶佔內河航運行業發展制高點,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貨品多元化,貨櫃運力未來可期 今年,濟寧港航「公轉水」聯運實現較大幅度增長。貨源主要來自北產南銷的糧食、及鋼材、化肥、玉米澱粉等大宗商品,製造業的工業原材料或產成品也保持快速增長。從焦炭、鋼材、到糧食、農資,貨櫃貨物品類逐漸多樣化,濟寧港航的貨櫃運力未來可期。
「『散改集、鐘擺式』貨櫃運輸業務的開通,是推動區域協作和降本增效的創新之舉,不僅加快推動散貨運輸向貨櫃運輸的快速轉變,更提升了濟寧港航的市場競爭力。」中交潤楊(山東)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介紹,龍拱港作為濟寧貨櫃樞紐港、示範港,梁山港、躍進港、太平港作為餵給港,貨物將集中至龍拱港出運,形成「以點帶面,以線帶片」的網絡布局。2023年,中交潤楊貨櫃航線全面開通,在傳統點對點航線基礎上,開啟全程加掛航線模式,開通河海聯運,打通濟寧直達上海的外貿新通道。 濟寧港航副總經理、物貿事業部總經理榮強說,濟寧港航以「管家式」服務宗旨,為客戶提供糧食、礦砂、煤炭、化肥、鋼材、木材、農產品等貨物的江河海船舶運輸服務,煤炭、焦炭月平均發運量約100-150萬噸 ,業務遍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我們成功創新了原材料和成品的多式聯運模式,帶動產業鏈條,改善營商環境,推動了城市招商引資,解決近萬人的就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可估量。」 「十四五」期間,濟寧市超前謀劃了一批港航項目,到2025年,基本形成幹支直達、聯運高效、安全綠色的「一幹雙線十二支」內河水路運輸體系,其中,210公裡主航道和117公裡湖西航道全部實現二級通航標準,港口吞吐能力過億噸,貨櫃運輸突破20萬標箱,力爭達到30萬標箱。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濟寧港應展現更大作為。」在北京交通大學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書記、副主任,濟寧港航內河經濟研究院院長沈孟如看來,濟寧港航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運輸體系,不斷增強貨櫃運輸、多式聯運等港口功能,不斷提升新技術應用水平,從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助推器和增幅器,助推臨港經濟快速發展。 访问:17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