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貿易統計(CT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經濟不確定性拖累4月份全球貨櫃運量下降4.5%。
除中南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分別小幅增長2.9%和2%外,大多數地區的進口均較3月份有所下降。
CTS表示,儘管這些上漲可能看起來不大,但它們在更大範圍的低迷中表現出了韌性。
北美的進口降幅最大,下降了11.5%,其中10%的降幅歸因於遠東出口的減少。
遠東地區的進口也大幅下滑5.1%,主要原因是對北美的出口減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跨太平洋貿易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關鍵領域。
與此同時,出口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大多數地區都出現了環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印度次大陸、中東和歐洲,環比分別下降11.2%和8%。
儘管出現了這些下降,但所有出口地區都出現了同比增長。特別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由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北美的貨運增加,與2024年4月相比增長了10%。
2025年4月,全球物價指數繼續走軟,下降2點,為78。這是自202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延續了自2024年12月開始的下降趨勢。
今年3月至4月期間,價格指數變化最大的是遠東至印度次大陸和中東貿易航線,上漲了9個點。
CTS解釋說,雖然在創紀錄的2025年3月之後,2025年4月的環比數據可能會顯得有些低迷,但重要的是要記住,3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與這樣的峰值相比,與一個多出一天的月份相比,即使是強勁的表現也會顯得不那麼強勁。
今年迄今為止的銷量仍然強勁,與2024年相比增長了5.8%,可能為今年剩餘時間提供了積極的前景。
展望2025年,這位全球貿易統計學家表示,監測較小的貿易通道至關重要,因為隨著市場適應新的動態,它們可能成為貿易模式中缺失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經修訂的2025年3月全球貨櫃吞吐量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1630萬標準箱。
無論這種激增是否是由於託運人對經濟變化的預期而囤積,它都突顯了2025年的強勁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