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7 日,美國西雅圖港港務局長瑞安?卡爾金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透露,當下西雅圖港竟沒有一艘停靠的貨櫃船。碼頭上不見工人卸載貨物的身影,也沒有火車將貨物運往內陸港口,這般景象極不尋常。
西雅圖港是美國第二大貨櫃港,承擔著美國西北部 40% 的貿易運輸重任。僅在 2022 年,其出口額就高達 56.6 億美元,像蘋果、小麥等大量農產品從這裡輸往亞洲市場。
然而,美國政府近年來持續升級的關稅政策,成了這場危機的導火索。自 2025 年新一輪對華關稅生效,從中國進口的家具、塑料製品等商品成本急劇攀升。這直接致使進口商無奈取消訂單,航運公司也不得不調整航線。要知道,運營西雅圖港和塔科馬港的聯盟,40% 的業務與中國貿易緊密相關,51% 的進口商品源自中國。如今,中國輸美貨物量銳減,港口業務量也隨之大幅萎縮。
更糟糕的是,關稅引發的連鎖反應不斷擴散。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的航運公司,為規避成本,紛紛選擇繞行西雅圖港,轉而駛向加拿大溫哥華或美國東海岸港口。
這一狀況最先衝擊到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僅西雅圖港,就有約 2.3 萬人直接依靠港口維持生計。西雅圖當地一家家具店老闆珍妮弗?李無奈表示:「原本從中國進口的沙發,成本一下增加了 30%,顧客現在要麼選擇價格更貴的本地產品,要麼就得等上 3 個月。」
全球前十大船東中,80% 的赴美貨櫃船都受到關稅影響。部分公司甚至開始組建 「平行船隊」,以此規避高額費用。十年前,西雅圖港還堆滿了運往中國的蘋果以及運自中國的電子產品,如今卻冷冷清清,只剩海鷗在生鏽的貨櫃上徘徊。倉庫空置率飆升至 78%,就連港口小賣部的三明治銷量都下滑了三成。
穆迪分析師湯姆指出:「照這個趨勢發展,到年底美西港口的損失將高達 5000 億美元,這筆錢足以建造 3 個新的迪士尼樂園。」 港口管理層雖計劃把兩條鐵路支線改造成多式聯運樞紐,可工程師馬克看著圖紙直搖頭,因為僅僅打通與溫哥華的轉運通道,就需要 8 個月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碼頭工會竭力要求保障現有崗位,資方卻打算砍掉 30% 的人工成本。地中海航運悄悄將 6 艘新船註冊到巴拿馬,馬士基則玩起 「船隊分身術」,用舊船跑線避稅,把新船全都調去了歐洲。西雅圖的中餐館老闆也發現,從廣東進口的蠔油斷了貨,改用本地產品後,老顧客流失了兩成。
專家直言,關稅政策對供應鏈的影響極為深遠。若不及時調整,西雅圖港恐怕將持續深陷困境,進而對美國貿易格局和經濟增長造成衝擊。西雅圖港的困境究竟能否化解?全球貿易又能否恢復順暢?這一切,都取決於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調整。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