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快遞業務中,報關單填寫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貨物能否順利通關。一個微小的錯誤可能導致貨物滯留、罰款甚至退運。接下來,快遞搜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商品信息申報的典型錯誤
商品信息是報關單的核心內容,但也是最容易出錯的環節。許多企業因對商品歸類規則不熟悉,導致HS編碼填寫錯誤。
例如,將「純毛男西服」錯誤歸類為「棉製嬰兒睡衣」的HS編碼,不僅影響關稅計算,還可能因監管條件不符被海關扣貨。
商品名稱描述模糊(如僅填寫「禮品」「樣品」)或與隨附單據(發票、裝箱單)不一致,也會觸發海關查驗。
還有一種是單位混淆,比如將「件」誤填為「千克」,或未按海關要求的法定計量單位(如第一行填法定單位,第二行填第二計量單位)分層填報,這類錯誤可能直接導致退稅失敗。
價格與貿易條款的邏輯矛盾
價格申報不實是海關重點核查的問題之一。
部分企業為降低稅費,故意低報貨值,但若與市場價格明顯偏離(如申報價僅為實際成交價的10%),可能被認定為偷逃稅款。
另一種常見錯誤是貿易條款與費用分攤矛盾,例如成交方式填報CIF(成本+保險+運費),但未單獨列明運費和保險費,或混淆貨值與運費金額。這類錯誤不僅影響稅費計算,還可能導致後續外匯核銷和退稅流程受阻。
此外,幣制錯誤(如美元誤填為人民幣)或多寫一位小數點(將54643.68美元寫成5464368美元)等低級失誤,可能因數據邏輯異常被系統自動攔截。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申報規則請以海關最新政策和實際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