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將加徵關稅的目光投向藥品行業,該國商務部已開始調查藥品進口對國家安全的潛在影響。對此,美國仿製藥行業發出警告表示,對藥品加徵關稅可能導致包括癌症治療藥物在內的藥品短缺。英國《金融時報》21日報導稱,製藥商可能因利潤受損而停止某些藥品的生產。
仿製藥是不再受專利保護的藥品的平價版本,約佔美國藥品供應的90%。報導稱,這些藥品大多在印度等成本較低的國家生產,而主要原料通常來自中國。代表仿製藥公司的美國無障礙藥品協會執行長約翰·墨菲表示,對那些利潤本就不高的仿製藥來說,加徵關稅可能讓其從盈利角度看無法進入市場。
當前美國醫療體系已經在一些低利潤率產品的供應上面臨困難。根據美國醫院藥劑師協會的數據,去年第一季度,活躍藥品短缺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23種。墨菲稱,關稅不會讓患者受益,也不會提高醫療體系的安全性。他指出,一些老一代注射劑(如癌症化療藥物)「尤其脆弱」。
目前藥品尚未納入美國最新一輪的關稅措施。《金融時報》稱,美國商務部最長有九個月時間發布調查結論,但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關稅可能在「一兩個月內」提前實施。
英國仿製藥製造商協會執行長馬克·塞繆爾斯表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仿製藥價格本已遭嚴重壓縮,難以承受關稅帶來的新增成本,可能會導致「更多藥品短缺」。
關稅還可能推高普通消費者的用藥成本。荷蘭銀行ING估算,若徵收25%的關稅,一款癌症仿製藥物為期24周的處方成本將增加8000至1萬美元。ING全球製藥與醫療保健主管史蒂芬·法雷利表示,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那些沒有保險、需自費購藥的患者。而有醫保的人群保費也將上漲。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注意:本文由快遞搜編輯,綜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轉載請註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