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推動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與相關國家一道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完善境外多元通道網絡,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開放司司長梁林衝18日表示。
當日,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多元通道發展平行論壇在西安舉辦,聚焦加強中歐班列傳統通道協同協作、構建中歐班列多元新通道體系等,中外嘉賓交流探討相關議題。
11月18日,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多元通道發展平行論壇在西安舉辦。 李一璠 攝
據悉,中國境內,中歐班列主要經西、中、東三個通道運行,中國境外,中歐班列已發展形成北、中、南三條通道,暢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中歐班列通道網絡格局日趨完善。
越南國家鐵路公司副總經理阮正南表示,多年來,越中兩國保持穩定的國際聯運合作,為越南貨物經中國過境,運往中亞、歐洲等地區創造了便利條件。近年來,越南經中國過境輸往歐洲的貨運量呈強勁增長趨勢,這得益於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
「我們在『班列+貿易』『班列+跨境電商』『班列+供應鏈金融』等方面積極探索,持續創新服務模式。」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春波說,期盼中外企業深化交流、加強合作,更好服務跨境供應鏈產業鏈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相關國家通過持續擴大通道運輸能力、優化運輸組織、推行快速通關等舉措,顯著提升了中歐班列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中歐班列運行速度比傳統國際聯運快三分之一,中國境內已達1600千米每天,境外段達1000千米至1300千米每天,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運行時間較普通班列平均壓縮30%以上。
中吉烏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烏蘭·庫洛夫表示,中吉烏鐵路不僅加強了中亞的運輸互聯互通,還有助於國際貨物運輸路線的多樣化,降低物流風險,提高歐亞運輸網絡的可持續性,為工業合作、物流服務、貿易旅遊等方面開拓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