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新聞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一艘懸掛土耳其國旗的油輪在烏克蘭敖德薩地區伊茲梅爾港被一架疑似俄羅斯的無人機擊中,引發大火。
就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敲定從2026年1月起通過該地區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協議後不久,這起事件就發生了。據土耳其海事事務局稱,「奧林達」號當時正在卸載液化石油氣時被擊中。幸運的是,船上16名船員全部成功撤離,無人受傷。
該地區軍事管理負責人奧列赫·基佩爾表示,無人機對多個城市的港口和能源基礎設施造成了破壞。他指出,多處發生火災,民用船隻也受到影響,在這些襲擊中,至少有一人受傷。
伊茲梅爾位於黑海河口的戰略要地,自俄烏衝突以來,這裡一直頻繁遭受攻擊。
在多瑙河羅馬尼亞一側,當地有關部門下令疏散普勞魯和切塔爾丘伊等村莊的居民,原因是擔心油輪所載危險貨物發生爆炸。從河對岸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火焰吞沒了這艘船,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羅馬尼亞國防部報告稱,夜間追蹤到了多個空中目標,但確認其領空未遭侵犯。
就在澤連斯基結束對希臘的正式訪問後不久,烏克蘭就遭遇了此次襲擊。在此次訪問中,他達成了從明年年初開始通過亞歷山德魯波利斯管道向烏克蘭輸送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協議——鑑於烏克蘭基礎設施持續遭受攻擊,基輔方面正尋求冬季來臨前的替代能源供應,此舉至關重要。
在烏克蘭其他地區,局勢依然嚴峻。據當地官員稱,巴拉克萊亞夜間遭到飛彈襲擊,造成3人死亡,另有11人受傷,其中包括4名年齡在12至17歲之間的青少年。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尼科波爾,無人機襲擊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並損壞了住宅和商業建築。
烏克蘭空軍報告稱,俄羅斯在夜間發射了兩枚「伊斯坎德爾 - M」彈道飛彈以及大量攻擊型無人機。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宣稱其防禦系統攔截了36架企圖襲擊其電力設施的烏克蘭無人機。
烏裡揚諾夫斯克州的一份報告披露,一架烏克蘭無人機損壞了一座變電站,但未造成人員傷亡,也未影響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援引聯合國的統計數據,自這場衝突爆發以來,估計已有超過12000名平民喪生——這嚴峻地提醒著人們,在軍事對抗中人道主義挑戰仍在持續。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