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宣布將暫停對中方擁有、運營和建造的船舶徵收相關費用,但新加坡船舶登記處(SRS)9月份仍錄得超過800萬總噸的船舶新增,這主要是因船東為規避相關費用而進行的註冊推動。
根據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發布的初步估算,SRS新增802.9萬總噸位,使註冊船舶總噸位達到1.27772億總噸。當月共有94艘船舶加入該註冊機構,使其船舶總數達到4230艘。
若將SRS船隊9月份的增長規模置於更宏觀的維度觀察,其單月增量已超過過去12年中除兩個年份外的全年增長量——該機構僅在2014年(增長863.4萬總噸)和2024年全年(增長846.0萬總噸)的註冊噸位增幅超過今年9月的單月數據。
根據Equasis資料庫記錄,Seaspan公司9月初將其旗下多艘大型貨櫃船從香港船籍註冊地大規模轉移至其他註冊地旨在規避美國針對中國註冊船舶(含香港註冊船舶)徵收的港口費。
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註冊文件顯示,Seaspan已於10月1日在新加坡註冊成立「Seaspan Singapore Pte Ltd」,將原註冊於馬紹爾群島的Seaspan業務轉移至新主體。該公司還同步註冊了88家疑似作為單船公司的實體,這些企業將作為新加坡旗船舶的註冊船東。
兩周前,總部位於香港的太平洋航運宣布,將把旗下約半數幹散貨船從香港註冊地轉移至新加坡,以規避「301條款」關稅,同時將公司總部遷往新加坡。
對於Seaspan、太平洋航運等企業將大量業務遷至新加坡的最終成效,目前仍有待觀察。鑑於相關費用僅暫停徵收一年,這種不確定性很可能將持續存在。相關企業為完成搬遷已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與資金,因此逆轉搬遷的可能性不大,但其後續計劃可能會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