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重磅!美參議院:終止川普全面關稅政策!-快遞搜 當地時間 10 月 30 日,美國政壇拋出一枚 「貿易重磅彈」—— 參議院以 51 票贊同、47 票反對的結果,高票通過決議終止前總統川普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這意味著延續多年的 「關稅大棒」 政策,首次在國會層面迎來實質性反轉信號。 此次參議院的行動並非孤立:本周早些時候,參議院已率先通過兩項專項決議,明確取消對加拿大、巴西的額外關稅,而此次表決則將範圍擴大至 「全球全面關稅」,並同步批准終止為實施關稅設立的 「國家緊急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對陣營中,已有 5 名共和黨議員 「倒戈」 支持終止關稅,顯示美國國內對關稅政策的分歧正在擴大。 關稅政策為何 「失寵」?高盛早已戳破真相 川普時期推出的全面關稅政策,曾被宣稱是 「保護美國產業、讓貿易夥伴買單」 的利器,但多年實踐卻讓弊端徹底暴露。 高盛此前發布的報告早已指出核心矛盾: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才是關稅成本的真正承擔者。以對華關稅為例,額外加徵的稅費最終要麼轉化為進口商的成本上漲,要麼通過漲價轉嫁給美國民眾,推高通脹壓力。與此同時,關稅還引發貿易夥伴的反制措施,美國農業、能源等出口行業首當其衝,多個州的農民曾多次抗議政策對生計的衝擊。 更關鍵的是,關稅壁壘嚴重拖累了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不少依賴進口原材料的製造業企業因成本飆升被迫縮減產能,而出口企業則因海外反制失去市場份額。這種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的效果,成為參議院推動終止政策的重要動因。 歡呼前先降溫:法案落地還過 「兩道鬼門關」 儘管參議院的表決釋放出積極信號,但這並不意味著關稅政策即將 「壽終正寢」。從立法流程來看,法案仍面臨兩大難以逾越的障礙: 第一道關:眾議院的 「閉門羹」 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參議院通過的決議必須提交眾議院表決。但此前眾議院共和黨人已多次公開阻止推翻關稅的立法行動,甚至有美媒披露,眾議院領導層已明確拒絕在明年 3 月前就相關議題進行投票。考慮到當前眾議院的黨派構成,決議連 「進入表決環節」 都面臨巨大阻力。 第二道關:總統否決與三分之二多數門檻 即便眾議院意外通過決議,仍需闖過最後一關 —— 若現任總統動用否決權,國會必須獲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票才能推翻否決。從此次參議院 51:47 的投票結果來看,遠未達到這一 「超高門檻」,這也讓不少分析師認為,參議院的表決更具 「象徵性意義」。 對中美企業影響:短期觀望,長期存利好 對於深耕中美貿易的跨境企業而言,此次事件雖未帶來立竿見影的改變,但仍釋放出關鍵信號: 1. 關稅成本壓力或迎來緩解窗口 若政策最終落地,此前被加徵額外關稅的電子元件、紡織品、汽車零配件等品類,有望恢復正常稅率。以跨境電商常用的小家電為例,目前約 15% 的額外關稅若取消,單批貨值 10 萬美元的貨物可節省 1.5 萬美元成本,顯著提升利潤空間。 2. 避免 「突擊備貨」,保持理性規劃 鑑於法案落地仍存不確定性,企業不宜盲目調整備貨策略。建議繼續通過 「海運 + 空運」 組合模式控制時效風險,同時密切關注眾議院動態及海關政策更新,避免因政策波動導致庫存積壓或成本損失。 3. 重點關注兩類商品的政策風向 從參議院此前的表決順序來看,加拿大、巴西的農產品(如大豆、肉類)和工業原材料(如鋼鐵、鋁)可能成為首批關稅減免的試點品類。涉及相關供應鏈的企業可提前與海外供應商溝通,做好價格談判和訂單調整的準備。 貿易回歸理性,耐心比機會更重要 參議院的表決,本質上是美國對 「關稅保護主義」 的一次反思。但在黨派博弈激烈的美國政壇,政策落地的複雜性遠超想像。對於跨境從業者而言,與其糾結於短期政策波動,不如聚焦產品競爭力提升 —— 畢竟,無論關稅政策如何變化,優質商品和合規運營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底氣。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