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5A級新樞紐絲路啟新章-快遞搜 這趟列車的起點,正是不久前獲授「5A級陸港」的騰俊國際陸港,這也是雲南首個獲此殊榮的陸港。 六百多年前,從昆明晉寧走出的鄭和率船隊揚帆遠航,七下西洋。六百多年後,以「鄭和」命名的國際班列正沿著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續寫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新傳奇。 騰俊國際陸港公鐵物流中心。騰俊國際陸港供圖 樞紐為基:築平臺 鏈全球 走進騰俊國際陸港的公鐵聯運中心,貨櫃林立,巨大的龍門吊正精準抓取貨櫃,動作標準穩健,正面吊在堆場間靈活穿梭裝卸,作業區一片繁忙。沿著貨櫃旁的鐵路專線望去,盡頭便是中老鐵路中誼村站,這條鐵路如同一條紐帶,將騰俊國際陸港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緊密相連。 百米外的保稅物流中心的倉庫內,來自東南亞的鉀肥原料堆積如山,大批工人操作著叉車有序作業。「以往這些原料通過傳統運輸方式需要7天至10天,現在通過中老鐵路3天左右就能到,比之前節省一半多時間。」雲南騰俊保稅物流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榮解指著倉庫裡的貨物說,「我們的保稅物流中心擁有『進口貨物暫緩繳稅、出口貨物提前退稅、中心內流轉免稅』的優惠政策,整進零出、延緩繳稅,能極大減輕企業倉儲和資金周轉壓力,為客戶降低10%—30%的物流成本。」目前騰俊國際陸港進口的寮國鉀肥佔雲南省中老鐵路鉀肥進口總量的98%以上,為區域鉀肥市場的穩定供應和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滕俊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的倉庫內堆放著大批來自東南亞國家的鉀肥原料。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作為昆明國際陸港「兩核兩翼」中的「西翼」,騰俊國際陸港是中老鐵路沿線最重要的物流樞紐之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周邊聚集了大量化肥、蔬菜、水果生產和貿易企業。以此為依託,騰俊國際陸港打造了集智慧運營、保稅物流、多式聯運、智能倉儲、國際採購於一體的五大核心功能區,加快建設國際供應鏈運營組織中心和綜合性物流服務平臺,為區域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以來,騰俊國際陸港全國首創「中老鐵路+保稅」模式,積極建設國際化肥交易集散中心,將寮國鉀肥打造成「明星單品」,構建起化肥進出口雙向高效流通走廊,讓化肥這一重要的農業生產物資在國內外市場間順暢流通。 立足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一直以來,騰俊國際陸港搭建平臺,持續深化國際陸港聯通合作。自2012年以來,累計與寮國塔納楞陸港、泰國拉廊港和蘭卡邦國際陸港等南亞東南亞國家重要樞紐及物流企業籤訂了18份戰略合作協議,推進南向國際陸港聯盟建設,構建起覆蓋南亞、東南亞高效、安全、便捷的國際物流和供應鏈網絡,成為區域物流合作的重要力量。 硬體為「骨」:強根基 提效能 物流之道,效率為先。而效率的背後,離不開堅實的硬體支撐。 這幾年,騰俊國際陸港通過對運輸裝備的系統性升級,持續強化著物流體系的「鋼筋鐵骨」。 提升運輸裝備,是這場升級的第一步。 滕俊國際陸港冷庫內存放著大批桑果汁。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我們引入了近百臺高性能智能冷藏貨櫃,」雲南騰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周寒指著場站內整齊排列的冷鏈裝備介紹,「這些智能冷藏貨櫃通過精準溫控系統,能將全程溫度波動嚴格控制在1℃以內,為榴槤、山竹等「嬌貴」的熱帶水果提供了『恆溫恆溼』的運輸環境,同時通過實時採集設備狀態、溫溼度與位置信息,形成了一條透明的『動態數據鏈』,讓客戶對貨物運輸全程了如指掌。」 如今,得益於這套智能冷鏈系統,東南亞的熱帶水果與雲南的高原特色果蔬實現了安全高效的「雙向奔赴」,物流時效大幅提升,綜合成本顯著下降。 硬體的升級,更體現在不易察覺的細節深處。 場站內,一批特製的塑料託盤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我們通過調整材料配比、增加表面防滑顆粒,顯著提升了託盤的耐用性,」周寒進一步解釋道,「其抗衝擊、耐磨損性能遠超木託盤,使用壽命可達5至10年,是普通木託盤的5倍以上。」 這些定製化託盤能適應零下30攝氏度到45攝氏度的極端溫差,從冷庫存儲到戶外裝卸,全程保障貨物安全穩定,為騰俊國際陸港「冷鏈+多式聯運」的優勢築牢了「最後一公裡」的根基。 全程叉車作業、共享「託盤池」……在這裡,貨物從工廠車間到站場貨櫃還實現了「一託到底」的無縫銜接。這種模式不僅推動了行業上下遊的標準化對接,更優化了物流資源配置。 「硬體系統的整體升級,讓我們在標準化、專業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周寒表示,「這正是打造現代國際陸港的重要一環。」通過這一系列硬核升級,騰俊國際陸港正以其日益強健的「筋骨」,支撐起更高效、更可靠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 軟體賦能:智運營 強「大腦」 時間的壓縮提升,拉近了空間距離,而創新運營模式則讓物流運輸更加智能高效。 今年7月4日,滿載著雲南本地蔬菜、化肥和飼料的「鄭和號」列車從昆明晉寧啟程,沿著中老鐵路駛向寮國萬象。 「到達萬象後,貨物分三路繼續旅程。」雲南騰俊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運營經理張婭琪細數,「一路換乘泰國鐵路至北標府;另一路接駁公路到林查班港,再通過海運至新加坡;第三路則到泰國拉廊港,海運至緬甸仰光,最後到孟加拉國吉大港。」 通過鐵路、公路和海上運輸的國際多式聯運網絡,雲南高原特色物產正加速「出海」,走向世界。 今年7月4日,「鄭和號」班列從騰俊國際陸港首發。騰俊國際陸港供圖 「『鄭和號』同時採用了『一站式、一單制』服務,整合口岸作業、換裝轉運、報關清關等全流程,實現『一次委託、全程負責』。」張婭琪說,「我們建設的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與平臺入駐企業的ERP系統實現了業務數據的無縫對接,報關業務數據實現了高效交互,物流信息傳遞更加及時準確。」 其實,不僅「鄭和號」,這樣的探索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 2021年12月4日,騰俊國際陸港成功開行中老鐵路首趟冷鏈運輸專列;2024年9月以來,常態化開行「雲南號」中老泰多式聯運「一單制」國際貨運列車,實現72小時將雲南蔬菜從昆明通過中老鐵路運至寮國萬象,再通過公路接駁至泰國曼谷。相較於傳統運輸方式,成本降低30%,效率提升40%。 如今,騰俊國際陸港依託完善的一體化樞紐功能和「鄭和號」「雲南號」等品牌班列形成的國際多式聯運服務能力,通過「平臺化運營」全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分撥集散中心,加速產業集聚和商貿流通。 今年1月至9月,騰俊國際陸港鐵路運輸中轉量達203.23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中老鐵路跨境運輸完成7163.75TEU,同比增長107%,成績斐然。 目前,騰俊國際陸港正積極打造昆明國際化肥交易集散中心和國際果蔬交易分撥中心,加速區域內化肥、果蔬等特色產業集聚,推動「樞紐經濟」與「平臺經濟」融合發展。 南向開放,潮湧澎湃。作為「5A級陸港」,騰俊國際陸港以樞紐立基、以硬體強骨、以軟體鑄魂,為區域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力。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