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去年同期相比,鹿特丹港2025年第三季度的總吞吐量略有下降2.6%。
今年前9個月的吞吐量為3.202億噸,而2024年前9個月的吞吐量為3.289億噸。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和礦物油產品的吞吐量下降。農產品、原油、液化天然氣、貨櫃吞吐量增加。
鹿特丹港務局執行長Boudewijn Siemons評論說,儘管今年前9個月的總吞吐量略有下降,但貨櫃吞吐量和可再生燃料吞吐量等領域的發展證實了鹿特丹港的彈性和戰略價值。與此同時,歐洲工業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凸顯了繼續在創新、可持續性和物流效率方面共同投資的必要性。
前9個月,貨櫃吞吐量增長3.0%,達到1070萬標準箱。
以噸位計,吞吐量較去年同期下降0.6%。噸位的輕微下降是由於進出口之間的不平衡,導致更多的空箱被轉運。
歐洲的出口仍然受到歐洲競爭力下降的壓力。這一點在汽車行業和化工行業尤為明顯。
由於強勁的進口需求,特別是來自亞洲的進口需求,2025年最後三個月的貨櫃吞吐量將增長3.8%,而今年迄今為止的增幅為3.0%。
過去9個月,亞歐航運地區的總吞吐量增長了8.8%。
今年前9個月,跨大西洋航線的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6%。今年年初推出的新航行時間表包括從鹿特丹到該航運地區的更多服務。
散貨總吞吐量增加0.2%至2400萬公噸。ro吞吐量下降了0.1%。進出英國的數量尚未恢復。過去六個月出現了謹慎的復甦跡象。其他散貨上漲1.1%,至460萬噸。
這一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單樁、Porthos項目的鋼管交付,以及海上工業鋼板吞吐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