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甘肅張掖「三管齊下」促創新__快遞搜
本報記者 頡滿斌 日前,甘肅省張掖市科學技術局邀請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相關專家深入各區縣,走訪科研單位和科技型企業,全面了解掌握各區縣「十四五」期間企業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為高標準編制張掖市「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打好基礎。 以培育企業創新活力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促進成果轉化提升現實生產力水平,以科技招商聚集科創動能,張掖市「三管齊下」促創新。張掖市科學技術局局長葉其炎表示:「為下好科創這盤『先手棋』,張掖市一直在行動。」 2024年,張掖市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65.13%,較「十三五」末提升7.57個百分點,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交出了「張掖答卷」。 培育創新主體 近日,記者走進甘肅萬銳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焊接車間,只見機械臂靈活轉動,精準執行各項焊接作業。「機械臂可以連續工作12小時以上,誤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內。」該公司總經理許登波告訴記者,公司將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張掖市企業實現技術升級的案例不止於此。在甘肅絲路盛豐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分揀、包裝、搬運等工作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由機械臂精準、高效地完成;甘肅中墾玉種業有限公司結合北鬥導航直線輔助播種技術,實現了河西灌區制種玉米生產單產的突破。 科技創新這盤「大棋」中,企業是主體。「張掖市科技工作立足全市『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培育企業創新動能為重點,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葉其炎告訴記者,近三年,張掖市累計爭取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222項,爭取科研經費近2億元;同時,組織實施市、縣科技計劃項目817項,推動一大批重點領域產業發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實施。 張掖市不僅在資金和項目等發展「硬支撐」上下了大力氣,還通過產業園區做好項目落地、跟蹤服務、要素保障等「軟服務」。 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區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來,園區圍繞項目建設、企業培育等重點工作,主動靠前服務,傾心紓困解難。 「在園區的支持下,純真時代乳粉生產線建設項目嚴格對標國際領先的大生產標準,涵蓋無菌車間、智能生產線、研發檢測中心等核心功能區。」純真時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怡欣告訴記者,園區對新項目的扶持加快了項目的建設速度,有利於擴大企業產能,鞏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目前,張掖市高新技術企業達211家,居甘肅省第2位;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達152家,居甘肅省第3位。 加快成果轉化 「科創成果只有實現從科學研究、試驗開發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進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葉其炎說。 為此,張掖市圍繞重大科技需求和重點創新成果,以科技交流合作為抓手,打造包括張掖科技大市場、甘肅科技成果轉化賦能中心張掖分中心、雲南農業大學「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人參果「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在內的實用型成果轉化平臺,培育出蓬勃的創新動能。 「張掖市還持續推進與甘肅省科學院的合作事宜,力爭達成雙贏局面。」葉其炎告訴記者,張掖市積極與甘肅省科學院籤訂《院地合作框架協議》,並成立了甘肅省科學院張掖分院。張掖市大型科研設施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和國家玉米育種能力提升項目——西北科研中心也建成投用。 為了讓成果轉化平臺真正發揮效能,張掖市主動對接高校院所,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甘肅省科學院、蘭州大學、雲南農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河西學院等高校院所開展新一輪院地院企合作,搭建科技「鵲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構建了「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 「我們與雲南大學籤訂了成果轉化協議,採取南果北種的方式,在宣化鎮溫室大棚裡試種了圓果、紅果等品種,有望豐富本地品種。」高臺縣宣化鎮市級科技特派員許興斌告訴記者,正是張掖市搭建的「鵲橋」促成了這次合作。 張掖市促進成果轉化的行動從未停止。該市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暨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會,常態化舉辦科技成果對接沙龍。2024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佔GDP的比重達到7.42%,居全省第3位。 強化科技招商 更多優質企業「看見」張掖,來到張掖,能夠推動張掖的科技創新活力迸發。 在張掖,這一發展思路正不斷轉化為務實行動。該市堅持「以平臺聚智力」,舉辦第三十一屆蘭洽會張掖市招商引資推介暨重點項目籤約大會就是招商行動的重要一環。北京中農金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部總監劉嘉慶在會上表示:「張掖市在農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藉助此次招商,公司持續加強與張掖的溝通交流,積極尋求合作機會。」 張掖市還依託「甘速投」數位化招商平臺,整合科技資源、政策信息、企業需求等數據,實現科技項目與投資需求的精準匹配。同時,張掖市積極舉辦「雙招雙引」活動,聘請招商引資顧問,引進急需的科技人才和專家團隊,為產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持,讓科創平臺成為科技招商的「強磁場」。 在這些招商行動的強力加持下,一個個科技項目在張掖市「落地生根」。中交天和智能裝備製造項目將先進智能製造技術融入新能源裝備生產環節;啟福生物利福黴素S鈉鹽項目以生物科技賦能醫藥產業升級…… 在此基礎上,張掖市進一步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系統性推進科技招商。通過梳理309家鏈上目標企業的技術需求與合作方向,重點招引具有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全力服務招引企業在張掖落地投產,科技招商的「撬動效應」日益凸顯。 當前,張掖市科創活力充分釋放。葉其炎表示:「從培育動能壯大企業創新主體,到促進轉化激發成果應用潛能,再到強化招商集聚優質資源要素,張掖市持續完善創新體系、厚植髮展沃土,下好科創『先手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访问:3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