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湖南省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湖南省將以推動《若干措施》落地為抓手,謀劃編制《湖南省「十五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爭取2030年中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
湖南是中醫藥資源大省,資源種類達4667種,居全國前列。截至2024年底,湖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93萬畝。其中,黃精、玉竹等藥材產量佔全國60%以上。2024年,全省中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規模以上中藥工業企業年營收達340億元。
今年9月,湖南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若干措施》,著力構建「從田間到病床」的完整生態。前端抓種業,加快建設國家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和良種繁育基地,讓中藥材有「好種子」、種植有「金標準」;中端提質量,推動中藥飲片數位化加工,建設智能工廠,讓中藥「可溯源、高質量」;後端強應用,支持廉橋等交易市場升級。此外,《若干措施》還著力拓展「中醫藥+」增值空間,打造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康養旅遊基地、特色街區等新場景,發展「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等新業態。
湖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肖文明介紹,湖南省將重點推進產業協同發展、產業發展環境優化、科技創新支撐強化和政策落地見效,推動中藥材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持續深化「中醫藥+」融合發展,支持企業開展精深加工和智能化改造,培育更多中醫藥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據悉,湖南還出臺了《湖南省中藥材千億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形成了以長沙、株洲、湘潭等三市為核,以武陵山、雪峰山等兩個道地藥材產業帶為「帶」,以湘南、湘北、湘中三個特色中藥材產區為「區」的「一核兩帶三區」的種植布局。此外,湖南以20個種植基地示範縣建設為抓手,推進中藥材「百千萬」工程實施和規範化「五統一」管理基地建設,形成「百點示範、千技覆蓋、萬戶聯動」的發展格局,全省規範化種植基地達100萬畝。
通過大力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湖南全省現已有3000多家中藥種植企業和合作社,帶動了50多萬農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