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小縣城如何下好特色農業「五子棋」__快遞搜
日前,農業農村部舉辦2025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專題培訓班。作為全國唯一發言的縣級單位,建寧縣在會上分享了以「五子」產業推動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所謂「五子」,即種子、蓮子、梨子、桃子、無患子。近年來,建寧縣聚焦「五子」產業,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建設為抓手,強化政策、主體、標準和品牌建設,推動農業從分散種植轉向集群發展、從品質優良邁向品牌響亮。目前,全縣擁有「三品一標」農產品56個,建成全國有機農產品(筍)基地1個、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2個。 「五子登科」邁上百億臺階 8月,建寧迎來豐收與旅遊的雙旺季。福建電商助農聯盟成立,「福農優品」直播、為「荷」而來旅遊活動在建寧相繼啟動,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 「我們積極順應數位化發展浪潮,大力推動農業與電商產業深度融合,建寧黃桃、黃花梨、建蓮等特色農產品藉助電商平臺走出建寧、走向全國,建寧也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國電商示範百佳縣、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建寧縣委書記溫欣傳說。 建寧素有「閩地之母、閩山之巔、閩水之源」之稱,是「中國建蓮之鄉」「黃花梨之鄉」「無患子之鄉」,更是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大縣。建蓮種植歷史超千年,歷代均為貢品。2024年,全縣建蓮種植面積5萬畝,年產通心白蓮0.45萬噸。 8月27日,在龍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手指翻飛,認真挑選剛剛運來的蓮子。 「我們公司以幹蓮系列產品、銀耳系列產品加工、銷售、研發為主,年產值超8000萬元,產品國內銷往廣東、浙江、臺灣等地,國外出口東南亞地區,高品質的建寧蓮子受到客戶的高度評價。」公司負責人吳建軍手捧著挑選過的特級蓮子說。 雜交水稻制種是建寧的支柱型產業。2024年,制種面積15.88萬畝、產量3.56萬噸,均佔全國10%以上,種子還出口至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此外,當地還打造「建寧玉梨」「錦繡黃桃」等品牌,是福建省最大的玉梨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黃花梨之鄉」,全縣梨子、黃桃種植總面積達12萬畝;無患子種植面積達8.35萬畝,是「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2024年,建寧縣「五子」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13.85億元。 從分散到集群發展 一粒種子從種到收,背後藏著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經過50年發展,建寧制種品種從最初的2~3個增至400多個,農業「晶片」持續升級。 目前,建寧縣正全力打造以種業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進先正達集團(中國)、荃銀高科、隆平高科等95家知名種業企業,建立穩定的制種基地。 產業發展離不開新一代的傳承。在溪口鎮楓元村,1999年出生的黃強已經成長為「種二代」。 「我從2015年起協助父親改進種子烘乾設備,從第一代立體式烘乾機到合作改造出第四代平臥式烘乾機,並已申請專利。目前,合作社已有農機設備400餘臺(套)。」黃強說。 同樣選擇回鄉的「90後」胡宏,也專注於機械化高科技種植。他帶著農戶到試驗田對比新農機與傳統手段的優劣,推廣育秧機、植保無人機等設備。「我們團隊每年為6000多名農民提供制種技術指導,管理近2萬畝制種稻田,為農戶帶來畝均約3500元的收入。」胡宏說。 如今,建寧制種全程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耕種收綜合農機化率從60.1%提升至85.2%,稻種烘乾率從0提升至95%以上,信息化服務覆蓋面從25%提升至87%。 「下一步,建寧將加快種業『四化』改造,推進『種稻糧』一體化、省級種業科創平臺等項目,帶動特色農業整體提質增效。」建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曾明星說。 從品質優到品牌響 每年7月,「建寧錦繡黃桃」就成為「網紅」,引爆消費市場。建寧從20世紀80年代引進黃桃,主栽「錦繡」品種,如今已擴展至「錦香」「錦園」等,種植面積達2萬畝。 「今年果子品質特別好,高峰期每天發貨超5萬公斤,根本不愁賣。」裡心鎮雙溪村黨支部書記李海鴻笑著說。這份底氣既來自果品本身的過硬品質,也源於電商新渠道的驅動。 「我們把直播搬進了果園,桃子還在枝頭,訂單已到手頭。」李海鴻介紹,通過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模式,直播團隊負責平臺接單,果農保障供貨,郵政高效運輸,多方緊密協作,黃桃銷量節節攀升。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桃林不僅甜了百姓舌尖,更鼓了村民腰包。 雙溪村作為建寧黃桃種植規模最大的村莊,得益於武夷山脈中段的生態稟賦——高海拔、大晝夜溫差、純淨水質、富硒土壤,這些為黃桃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過去散戶種植標準不一,效益不穩。」李海鴻說,村裡成立專業合作社後,實行統一品種、技術、農資、檢測、品牌的「五統一」模式,幫助農戶降低10%的採購成本,提升18%以上的種植收益,提供500餘個季節性崗位,戶均增收超10萬元。如今,雙溪村黃桃種植面積超萬畝,90%以上農戶參與其中,2024年預計總收入6500萬元,種植戶戶均增收7萬元。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