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列滿載2000噸煤炭的列車從山西陽泉市白羊墅站出發,首次經由「石太線-石德線-德龍煙線」鐵路通道,順利抵達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港區。這是煙臺港積極落實國家「公轉鐵」政策的重要成果,通過深度挖掘德龍煙鐵路「打通拉直」的通道潛能,充分發揮國家「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樞紐港和中國北方國家級煤炭儲備基地的優勢,為服務國家能源平衡調配貢獻港口力量。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各地陸續啟動2025年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為保障能源供應鏈暢通,按照「六穩」「六保」要求,煙臺港充分發揮「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穩定量大以及德龍煙鐵路「打通拉直」的政策東風,加強上下遊聯動,積極推進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迎峰度冬關鍵期能源穩定供應。
業務開展期間,煙臺港沿德龍煙鐵路進行市場摸排,了解到陽泉無煙煤具有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特點,是化工用煤和冶金噴吹煤的優質原料,滿足煙臺當地煉廠企業煤炭混配需求。同時,煙臺港積極對接國鐵濟南局、太原局、北京局,充分利用鐵路「一企一策」和港口專業化堆場,形成「煤炭開採、鐵路運輸、港口堆存、汽運短倒、煉廠混配」一站式供應鏈綜合服務方案,降低綜合物流成本20%,實現德龍煙鐵路海鐵聯運跨省大通道再添新到站,順利打通山西煤炭至山東跨省物流運輸路徑。
據了解,德龍煙鐵路是山東省「四縱四橫」鐵路網幹線,通過精準對接石德線、石太線、太中銀線、包西線等國家骨幹鐵路網絡,成功實現了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五省區的無縫串聯,完善了我國北部沿海至內陸、進而輻射西北的鐵路網骨架,已開通「煙臺港西港區-內蒙古召壕」「榆林-龍口」「煙臺西港區-東槽」等多條跨省物流大通道,有效強化國家能源資源安全通道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煙臺港持續放大鐵路「鏈」通陸海的貨物集散優勢和「龍口港北煤南下樞紐服務」品牌優勢,形成以「產地-鐵路-港口-用戶」各供應鏈環節的有力銜接保障,實現煤炭貨種在鐵海聯運方式下高效快捷的運轉。目前業務已覆蓋30餘個地區的電廠,接卸煤種已達8種,陸海聯運實現了順暢銜接,降低綜合物流成本30%,推動「沿黃達海」通道擴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