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燃油附加費上漲的傳聞再次「不幸」被證實,而且上漲幅度、時間均超出此前預期。昨(25)日,國家發改委和民航總局正式對外發布消息,由於航油價格持續上漲,經國務院批准,民航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將再度提高。
根據新收費標準:800公裡以下航段由每位旅客30元提高到60元,800公裡及800公裡以上航段由每位旅客60元提高到100元。執行時間自2006年9月1日起,這比上次調整附加費後規定的執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航空公司:漲價只因成本壓力
「成本的壓力太大了,申請燃油附加費的上漲對於航空公司來說也是迫不得已!」記者了解到,本地各家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機構昨日已陸續接到關於燃油附加費上漲的通知。本地某大型國有航空公司成都營業部負責人透露,由於油價持續上漲帶來的航油成本壓力「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來」;而在國內航空市場爭奪激烈的現狀下,機票折扣不可能提起來,只有提高燃油附加費對企業經營的緩解才能「立竿見影」。據悉,燃油附加費如同機場建設費一樣,都是必須要交納的費用,不會跟著機票打折,燃油附加費自從開徵後,就成為航空公司的一項純收入,對於普遍虧損的航空公司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消費者:為什麼我們總受傷?
「燃油費4月份才漲,不到半年又要漲啦!」對於燃油附加費短時間內再次上調,多位經常乘機出行的消費者都表示不可理解。「汽油漲得大家都不想開車了,現在飛機的燃油費又漲了!」本身計劃十一坐飛機出門旅遊的高女士表示,上次附加費從20、40元分別漲到30、60元還不算多,這麼快又大幅度上漲,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有些航線機票打折後才幾百元錢,燃油費就要收100,有點貴」。「為什麼航空公司虧損要旅客來買單!」長期乘機出差的周先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業內專家:上調並不是扭虧良策
「燃油附加費上調後,市場能否承受是一個問題!」本地多家機票代理機構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現出擔憂。本地一大型機票代理人表示,7至10月是國內航空運輸的旺季,航空公司搶在9月上調燃油附加費,無非是想抓住旺季扭虧的機會;然而上調也可能導致旅客、特別是季節性遊客的人數減少;加之11、12月份逐漸進入淡季,本地不多的旅客流量可能由於此次上調再度「受挫」,從而使航空公司下半年的整體客座率受到影響,使其全年扭虧的「初衷」落空。
「上調燃油附加費並非上策!」相關分析機構專家表示,每次航油漲價,三大航空公司就會呼籲上調燃油附加費,今年航油費實現了「三級跳」。在初次徵收燃油費後,航空公司並沒有扭轉虧損的態勢;在燃油附加費小幅上調後,虧損態勢一如既往,續徵燃油附加費,也很難改變航空公司目前虧損的局面。相關證券機構人士也表示,航空公司除了面臨航油價格高的成本因素外,國內國際航空市場競爭激烈、內部經營管理的低效率和無原則低價競爭的做法,也是阻礙其獲利的重要原因,因此「上調燃油附加費只是治標,並不能從根本上提升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聞背景:附加費「三級跳」
據了解,本次調整是2005年8月民航國內航線恢復徵收燃油附加以來,第二次提高徵收標準,燃油附加費分別由800公裡以下20元上調至30元、60元,800公裡以上40元上調至60元、100元。即便如此,按照今年上半年的統計,國內各航空公司的整體虧損仍達到25.7億元「之巨」。為了挽回虧損局面,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空公司早就向民航總局和發改委提出提高燃油附加費的申請。
特別提醒:已買9月後機票不再補收附加費
按照公布的新收費標準,對於8月25日之前已經購買了9月1日以後機票的乘客,燃油附加費文件規定不予以補收。同時,標準也對部分「特殊人群」給予了相應的優惠,如:按成人普通票價10%計價的嬰兒繼續免收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按成人普通票價50%計價的兒童(含無成人陪伴兒童)、革命傷殘軍人和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繼續實行減半收取,即800公裡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30元,800公裡(含)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