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的報導顯示,當前的美國政府已明確拒絕國際海事組織的淨零排放計劃,並威脅要對在10月14日至17日舉行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特別會議上投票支持該計劃的國家進行報復。
然而,這種報復會採取何種形式一直不明朗,外界普遍預期會是加徵關稅。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能源部長克裡斯·賴特和交通部長肖恩·達菲於10月10日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詳細列出了大量可能採取的措施,這些措施直接針對航運和海事領域,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於10月14日生效的針對中國所有、運營和建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費用的措施類似。
聯合聲明稱:「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接受任何對美國造成過度或不公正負擔、損害美國人民利益的國際環境協議。」
紐西蘭基金組織的提議對全球經濟構成重大風險,不僅讓美國人,而且讓所有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都受到未經批准的全球稅收制度的約束,該制度徵收懲罰性和累退性的金融罰款,而這些罰款本是可以避免的。
國際海事組織(IMO)成員國下周在海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會議上需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才能使紐西蘭提案(NZF)生效。美國正試圖勸阻各國不要支持全球碳稅,並已制定了一系列五項措施,擬對投票支持的國家採取行動。
可能對懸掛支持反競爭行為的船旗國的船舶進行攔截。
對由支持該框架的國家擁有、運營或註冊的船舶徵收額外的港口費用
對籤證施加限制、收取費用、強制要求面試以及對船員籤證設定配額
與美國政府合同相關的商業處罰,其中涉及使用懸掛支持紐西蘭凍結資產國家旗幟的船隻進行運輸。
以及對支持「激進氣候政策」的官員可能實施的制裁
聯合聲明總結道:「美國將對那些支持這一由歐洲主導的全球氣候新規則輸出行為的國家採取這些制裁措施。我們將堅決捍衛自身經濟利益,對支持《紐西蘭倡議》的國家施加成本。國際海事組織的其他成員國應引以為戒。」
在距10月17日對「零排放燃料」(NZF)進行投票不到一周之際,海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特別會議的籌備工作在過去一個月裡變得愈發緊張,各成員國和行業都在投票前表明立場。
美國的威脅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際海事組織(IMO)成員國的決策,仍有待觀察。
快遞搜編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