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國際金價經歷「過山車」式震蕩。10月9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一度衝高至4059美元/盎司,創下歷史峰值,隨後出現顯著回調,單日收跌1.62%,報3976美元/盎司。不過,市場很快重拾升勢。根據Wind資訊最新數據,截至10月12日記者發稿,倫敦現貨黃金報價4017.85美元/盎司,較前一日上漲1.05%,盤中最高觸及4021.96美元/盎司;與此同時,紐約黃金期貨表現更為強勁,單日漲幅達1.58%,收報4035.5美元/盎司,刷新歷史高點。
在筆者看來,金價「過山車」行情的背後,是短期市場情緒波動與長期支撐邏輯的激烈碰撞。
從本質上看,金價顯著回調是多重短期壓力集中釋放的結果,例如,倫敦現貨黃金短短十餘天內漲幅明顯,部分投機資金借歷史新高點兌現收益,對金價形成短期壓制;此外,海外地緣風險邊際緩和,讓短期避險資金出現階段性撤離。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素均不具備持續性,市場對黃金的核心需求並未因短期波動而消退。
而回調後的快速反彈,也恰恰印證了金價背後多重長期支撐邏輯的堅實性。
首先,全球央行持續的購金行為為金價構築堅實的「安全墊」。例如,國家外匯管理局10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9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為我國央行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此外,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央行淨購金166噸,波蘭、土耳其、卡達等新興市場央行為主要買家。這背後是各國對美元信用弱化的應對,為金價上漲提供了長期動能。
其次,從貨幣政策周期來看,美聯儲降息周期已然開啟。儘管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節奏的預期可能反覆,但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承壓,寬鬆進程的延續是明確趨勢。歷史經驗表明,降息周期中黃金往往能獲得顯著漲幅。特別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士於10月9日明確表態,支持在今年年內進一步下調利率,以應對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的急劇放緩風險,這一表述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降息周期持續推進的預期。
最後,投資端需求結構升級,為金價提供了持久的消費端支撐。普通投資者正從「裝飾性購金」轉向「資產性配置」,黃金ETF與實物金條銷量的雙增長便是直觀體現。以A股市場為例,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我國黃金ETF成交額達1.0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77.13億元激增214.45%,龐大的交易規模反映出投資者對黃金配置需求的提升。
這輪金價「過山車」行情,既是市場短期情緒與數據擾動的正常反應,也是金價長期支撐邏輯的一次集中驗證。從各國央行購金築牢「安全墊」,到美聯儲降息周期的確定性,再到普通投資者配置需求的結構性升級,多重力量共同構成了金價上行的堅實基礎。未來,儘管美元波動、海外地緣風險反覆等因素仍可能引發金價階段性震蕩,但全球資產配置中「黃金權重提升」的趨勢已愈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