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10月3日電 (唐東軍 郭曉瑩)據三峽集團10月2日晚消息,2025年前三季度,三峽樞紐累計通過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長4.03%,累計通過量達12832.18萬噸,同比增長11.15%;累計通過旅客48.61萬人次,同比增長17.28%;共保障3330.45萬噸民生物資過壩,持續助力長江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三峽集團供圖三峽船閘和三峽升船機作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永久通航建築物,二者優勢互補、聯合運行,形成了「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的獨特通航格局,充分釋放了航運效能,在促進航運發展、降低航運成本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前三季度,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超1.25億噸,同比增長13%以上。面對旺盛的航運需求,三峽船閘採取了智能化調度系統與精準維護措施,從西南的磷礦到華東的建材,從川渝的糧食到中部的煤炭,一船船貨物在此通過,為沿江產業集群注入了發展動能。三峽升船機是連接三峽庫區與中下遊旅遊市場的快速通道,今年7月單月客運量達8.64萬人次,創下月度客運量歷史新高。9月29日,該升船機完成為期35天的計劃性停航檢修恢復通航。三峽升船機。三峽集團供圖據悉,三峽船閘自2003年6月18日通航以來,累計通過貨運量超22億噸,年貨運量連續11年突破1億噸,並連續3年突破1.5億噸。三峽升船機自2016年通航以來,累計通過船舶3萬多艘次,運送旅客200多萬人次、貨物1900多萬噸,不僅保障了西南地區民生物資運輸,更以「交通+旅遊」模式帶動沿線經濟發展。通航技術人員表示,目前正在構建數字孿生系統,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設備狀態實時感知與預測性維護。未來,三峽樞紐運行將更趨智能化,為長江航運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