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深圳拖車費飆至5000元/櫃,碼頭堵爆,一號難求!節前出貨難!-快遞搜
貨櫃車堵滿隧道 「從福永到鹽田,拖車費昨天還是3500元,今天直接報5000元,就算願意加錢,等車也要排到明天!」深圳某貨代公司負責人的吐槽,道出了當下華南外貿圈的集體焦慮。 9月28日的鹽田港外,這樣的混亂場景正在上演:坪鹽通道馬巒山隧道往羅湖方向,三條車道被貨櫃車佔據兩條,從隧道出口到惠深沿海高速主道,800米路程竟要耗時2小時。鹽田港後方陸域的貨櫃車佔道率已達66.7%,隧道內車輛變道頻次同比飆升45%,事故風險較平日提升3倍。 更讓貨主崩潰的是「一號難求」的困境。鹽田、蛇口等碼頭的提還櫃預約早已爆滿,基本只能約到隔天的號,部分急單甚至面臨「無號可約」的絕境。 這場物流「大堵車」並非偶然,而是極端天氣與出貨高峰的疊加效應: 颱風後遺症引爆積壓貨量 :颱風「樺加沙」過境導致深圳港口停工36小時,直接造成9000標箱貨物積壓。9月25日港口恢復作業後,積壓貨物集中湧入,瞬間超出碼頭承載能力。 雙節高峰加劇物流壓力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珠三角工廠趕在節前交貨,使得出口貨量驟增。鹽田港每日貨櫃處理量突破承載上限,坪鹽通道設計通行量為8000輛/小時,事發期間峰值卻達12000輛,飽和度高達150%。 運力短缺推高拖車成本 :擁堵導致貨櫃車周轉率大幅下降,不少車輛卡在路上十幾個小時,司機不願接單。拖車公司不得不高價請人,成本最終轉嫁到貨主身上。 面對「堵到絕望」的現狀,外貿人和貨代只能主動破局。結合行業實操經驗,這5個辦法能幫你搶回主動權: 優先對接有「自有車隊」的貨代,這類服務商通常能預留20%-30%的應急運力;同時加2-3個本地拖車交流群,實時關注運價波動。 鹽田港已將每日預約額度提升至1.5萬櫃,可優先搶早6點或晚10點的「冷門時段」,這兩個時段的排隊時間能縮短40%;南沙港實行「ETB-5天」開艙政策,提前5天還櫃能避開堆場擁堵。 若貨量較大,可拆成2-3批分不同碼頭出貨(如鹽田港走一批,蛇口港走一批);若深圳港實在擁堵,可嘗試廣州黃埔港或東莞虎門港,雖然拖車費多花500元,但能節省3-5天時效。 按「訂艙單+商業發票+裝箱單+報關委託書」的清單核對文件,尤其注意HS編碼與貨描一致。建議提前將單證發給報關行預審,確保還櫃後1小時內完成報關。 主動向客戶發送「出貨延遲說明」,附上碼頭擁堵現場照片和船司延期通知,爭取將交貨期寬限5-7天;若貨物涉及節日備貨,可提議先寄樣品安撫客戶,降低違約金損失。 好消息是,各大碼頭已啟動應急措施:鹽田港開放全車道作業,增派交通協管員疏導車流;南沙港通過細分預約時段分散車流,閘口通行效率提升30%。據港口內部消息,擁堵高峰預計10月3日後逐步緩解。 但在此之前,這兩個坑必須避開: 警惕「高價搶號」騙局 :聲稱「1000元包搶到碼頭號」的基本是騙子,碼頭預約系統需綁定真實車輛信息,第三方無法操作; 別忽視滯箱費預警 :提前跟船司確認滯箱費起算時間(通常是到港後7天),若預計延誤,提前申請「免費滯箱期延期」,能省下每天200-500元的費用。 「節前出貨難」幾乎是外貿人的每年必修課,但今年這場疊加了颱風的物流攻堅戰,更考驗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與其抱怨5000元的拖車費,不如把這次經歷變成優化流程的契機——比如建立「雙港口備選方案」「多貨代資源庫」,下次再遇到突發狀況,就能多一分從容。 访问:5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