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多位專家解讀多地快遞費上漲快遞費上漲個人寄遞費不受影響-快遞搜
9月22日,極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五家快遞公司宣布上調上海地區快遞收件價格,漲幅0.2元/單—0.4元/單。 8月至今,除上海外,此前廣東、浙江、江蘇、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福建等地的多家快遞企業也下發了漲價通知。 這是繼2021年快遞行業集體宣布「停止價格戰」後,頭部企業再次集體調整價格體系。多地密集調價的背後,是快遞行業長期受困於低價競爭的現實困境。 此次快遞集體漲價,距離「雙十一」大促預熱已不足一個月,將會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影響?對行業來說將迎來什麼樣的挑戰?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揚子晚報 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上調價格對於個人寄遞費用不受影響,此次調價聚焦電商件,個人散件業務因利潤空間充足,價格保持穩定,因此消費者寄件成本無顯著變化。同時,電商購物價格傳導有限,商戶轉嫁成本幅度微小,且可通過優化包裝、調整定價策略消化壓力。王鵬對於此次調價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是快遞行業從「低價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的關鍵一步,商戶面臨成本結構調整壓力,但服務升級與行業分化將帶來長期合作紅利,漲價收入將用於技術升級(如自動化分揀、智能路由)和末端網絡優化,商戶有望享受更穩定的配送時效與更低的售後風險(如丟件率下降),間接降低運營成本。浙大城市學院副教授、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表示,快遞費是電商運營的主要成本之一,單票上漲0.2元至0.4元看似不高,但日均發貨量大的商戶每月可能增加數千甚至上萬元支出。中小商戶利潤空間本就有限,成本上升可能進一步擠壓盈利。部分商戶可能通過小幅提高商品價格或減少促銷優惠來轉移成本,尤其是低客單價商品(如日用品、小飾品)對運費更敏感,漲價可能影響銷量。林先平預測,以往「滿9.9元包郵」的活動將可能減少,商家或調整為「滿29元包郵」或收取小額運費。消費者湊單滿減時需更精打細算。「雙十一」期間,商家可能通過縮減優惠券額度、降低折扣比例等方式間接消化運費上漲成本,消費者實際到手優惠可能不如預期。此次調價是通過合理定價保障服務質量與可持續發展,對商戶和消費者而言,短期需適應成本傳導,長期則有望獲得更穩定的物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