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佳木斯9月27日電 (石玉卓 記者 劉錫菊)27日,由太倉出發的5000噸級江海聯運船舶「湘嶽速航」輪裝載兩艘工程船順利駛入撫遠港。這艘刷新黑龍江江海聯運船舶噸位的船舶,將在撫遠完成玉米裝載後,於9月30日返回太倉,標誌著黑龍江江海聯運船舶運輸能力實現突破性躍升。本次江海聯運航行的航線為太倉港—瓦尼諾港(俄羅斯)—阿穆爾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港(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港(俄羅斯)—撫遠港—哈巴羅夫斯克港—阿穆爾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港—瓦尼諾港—太倉港。此次航行實現了「江-海-江」水上運輸,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的生動實踐。黑龍江海事局聚焦運輸模式的創新,以全要素、全過程、全方位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體系為核心,為江海聯運築牢安全防線、打通高效通道,彰顯龍江海事的責任與擔當。黑龍江海事部門嚴格落實江海聯運船舶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方案,維護通航秩序,實時關注航道水深,為船舶航行盯緊前哨,全面保障通航環境暢通無阻,確保江海聯運船舶安全抵港。船舶駛入中俄界河水域後,立即開啟「白+黑」24小時不間斷值守機制,依託CCTV,雷達監控設備,以及VHF通信時刻掌握船舶動態,同步暢通與各應急聯絡單位、應急船舶的聯絡渠道,確保應急響應機制能夠迅速啟動,為江海聯運船舶安全航行築牢應急防線。黑龍江海事部門積極組織各部門對聯運船舶開展聯合登臨查驗,同時開啟先批先辦的審批「綠色通道」,指派專人值守,單一窗口審批,優化工作流程,在保障聯運船舶安全運營的同時優化進出口岸查驗審批,實現「即到即辦、優先審批」,大幅縮減通關時間,助力船舶高效投入裝卸作業。現場監督過程中,海事執法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範和標準,對船舶的消防救生設備、航行設備以及防汙染措施等進行細緻檢查,不遺細節,形成監管閉環,守住安全紅線。針對船員在長航程中遇到的生活問題,為船員提供物資與心理上的雙重關懷。下一步,黑龍江海事局將做好「湘嶽速航」輪裝卸貨及離港的監護工作,持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管服一體理念,以更精準的監管、更優質的服務保障聯運船舶安全返航,為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貢獻更多海事智慧與力量,推動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