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信息中心正式發布《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5年)》(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系統梳理了2024年廣西數字經濟「穩中有進、質效躍升」的發展成果,深度剖析了重點領域的創新實踐,顯示出AI成廣西數字經濟「領航者」。
《白皮書》指出,2024年廣西數字經濟總體上呈現「人工智慧領航、新質生產力強勁、多市協同共進」的鮮明特徵。其中,數字基建是築牢「數字底座」的硬核支撐。2024年,全區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設計總規模達到16.4萬標準機架,與2022年底相比增長172%。算力發展指數排名第17位,在西部省區排名第4。
核心產業方面,數字產業化步伐提速,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3.9%、15.8%。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平臺經濟多元滲透,廣西網絡經營主體數量已達到26萬家,同比增長12%。廣西產業數位化水平指數達72.98,同比增長9.57%,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指數居全國中上遊。
開放合作拓寬「數字絲路」的國際空間。依託中國—東協信息港,廣西建成面向東協的數字經濟合作試驗區,建成東協數字人才合作試驗區,建立跨境聯合實驗室,為人工智慧企業出海東協搭建橋梁,目前已促成與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在交通、物流、林業、公共服務等場景達成超20項人工智慧跨境合作項目。
普惠民生釋放「數字紅利」的民生溫度。數位技術深度融入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八桂教學通」周活躍用戶達到40.06萬人,佔全區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數的97.03%;全區醫保碼激活人數超3000萬人,「刷臉辦」、醫保行動支付應用等便民快捷的醫保服務進一步普及;依託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提供線上服務80多萬人次,送餐服務2萬多人次,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