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荷蘭郵政戰略轉型:拆分業務、押注 AI 與零碳(重塑百年國際郵政新生態)-快遞搜
2025 年 9 月,擁有 225 年歷史的荷蘭郵政在投資者日活動上拋出重磅戰略轉型計劃,以 「業務重構、技術驅動、可持續發展」 為核心,劍指 2028 年實現財務與生態的雙重突破。這一計劃不僅是對傳統郵件業務萎縮、電商物流競爭加劇的被動應對,更是主動擁抱數位化與綠色轉型的前瞻性布局,標誌著這家百年企業從 「郵政服務商」 向 「綜合物流科技平臺」 的深刻蛻變。 一、轉型核心:業務重構與組織變革 荷蘭郵政此次轉型以結構性重組為突破口,通過拆分核心業務、聚焦價值創造,破解 「規模與利潤失衡」 的長期困局。 1. 包裹業務 「雙軌拆分」:本土價值升級與全球輕資產擴張 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荷蘭郵政將核心包裹業務拆分為兩大獨立部門,形成 「本土深耕 + 全球拓展」 的雙線布局: 電子商務部門:徹底告別 「以量取勝」 的粗放模式,轉向 「以價值取勝」 的精細化運營。核心舉措包括推行 「最佳送達日」 服務替代普遍的 「次日達」 標準,通過匹配消費者日程減少配送擁堵與二次投遞成本 —— 數據顯示,荷蘭周二配送網絡因周末訂單激增常陷入癱瘓,新模式可使此類峰值壓力降低 30%。同時,該部門將實施客戶細分策略,針對電商平臺、中小商家等不同客群提供定製化履約方案,並通過智能路徑規劃提升配送網絡利用率。 平臺部門:依託現有 Spring 和 MyParcel 全球服務體系,採用輕資產模式發力跨境電商物流。藉助國際樞紐與合作承運商網絡,在不新增實體基礎設施的前提下開拓新市場,精準捕捉跨境電商增長紅利。這一模式既規避了重資產擴張的風險,又能快速滲透新興市場,與本土業務形成互補。 2. 傳統郵件業務:降本與求變並行 面對郵件量持續下滑的結構性困境(2025 年二季度郵件量同比下降 8.3%),荷蘭郵政採取 「收縮 + 轉型」 策略:一方面削減商業郵件時效(從次日達改為兩日達)、減少 500 多個郵箱點以壓縮成本;另一方面持續呼籲政府改革郵政普遍服務義務,提出將投遞成功率標準從 95% 降至 90%、加快過渡到三日達模式,並要求提供財政補貼以覆蓋持續虧損 —— 目前普遍服務義務已導致其郵件業務面臨至少持續到 2029 年的虧損預期。 二、戰略支柱:技術、可持續與運營升級 業務拆分之外,荷蘭郵政以技術創新、綠色轉型和網絡優化為三大支柱,構建長期競爭力。 1. 數位化與 AI:全鏈路效率革命 荷蘭郵政正加速推進 「人工智慧為先」 戰略,將 AI 技術深度融入運營各環節: 客戶服務:2024 年推出的生成式 AI 追蹤助手 「SuperTracy」 已實現包裹全流程追蹤與異常識別,顯著提升客戶溝通效率與透明度; 運營優化:通過 AI 算法優化分揀流程與配送路徑,降低人力成本與運輸損耗,目前已通過流程調整實現郵件業務 1000 萬歐元的結構性成本節約; 業務創新:探索基於基礎技術的延伸服務,能源服務等新業務方向已進入試點階段,有望成為未來增長極。 2. 可持續發展:零碳配送與 ESG 落地 響應荷蘭 30 個城市即將實施的 「零排放區」 政策,荷蘭郵政已構建起完善的綠色配送體系:目前擁有 100 多輛貨運自行車、48 輛輕型電動貨運車、1000 輛電動廂式貨車及首個電動卡車,並建成 1000 個充電站,2025 年起已實現市中心無排放派送。長期來看,其目標是 2030 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45%,2040 年減少 90%,同時通過太陽能儲能電池、BREEAM 認證設施等強化 ESG 競爭力。 3. 末端網絡:包裹櫃擴張破解 「最後一公裡」 難題 為優化末端配送效率,荷蘭郵政計劃 2026 年起每年新增 600 個智能包裹櫃點,至 2028 年底將全國總數提升至 3600 組。這一布局不僅能降低宅配成本、減少用戶不在家導致的二次投遞,還能與信件包裹複合處理機等設施形成互補,適配電商時代的消費需求 ——2024 年荷蘭電商市場規模達 360 億歐元,包裹櫃等自助設施成為提升配送體驗的關鍵。 三、轉型動因:壓力倒逼與機遇捕捉 荷蘭郵政的戰略調整是多重內外因素交織下的必然選擇,既源於現實困境的倒逼,也基於市場機遇的判斷。 1. 內部壓力:傳統業務虧損與成本高企 核心矛盾集中在郵件業務的結構性衰退與成本壓力的雙重擠壓。2024 年,荷蘭郵政淨利潤從 5600 萬歐元驟降至 1800 萬歐元,息稅前利潤下降 42%,主要因郵件量下滑 8% 且人力成本、合規成本持續上升。更嚴峻的是,政府拒絕其 2025-2026 年財政補貼申請,普遍服務義務的財務不可持續性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桎梏。 2. 外部挑戰:電商競爭與政策變革 荷蘭電商市場雖保持 5% 增長,但包裹量增速不及成本漲幅,且亞馬遜、DHL 等對手在物流時效與數位化服務上步步緊逼。同時,荷蘭 「零排放區」 政策落地與郵政普遍服務改革的不確定性,迫使企業必須通過主動轉型適配監管要求,規避合規風險。 3. 機遇窗口:跨境電商與技術紅利 全球跨境電商的持續增長為輕資產模式提供了空間,而 AI、電動車等技術的成熟則為效率提升與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行性。荷蘭郵政通過拆分業務、聚焦優勢領域,有望在電商物流細分市場與可持續服務領域搶佔先機。 四、目標與挑戰:2028 年的 「破局之道」 荷蘭郵政為轉型設定了清晰的 2028 年目標,但實現路徑仍面臨多重考驗。 1. 財務目標:從虧損邊緣到穩健增長 計劃將年收入從 2024 年的 32 億歐元提升至 40 億歐元以上,營業利潤從 5300 萬歐元增至 1.75 億歐元,同時實現 7500 萬歐元以上自由現金流與 12% 以上的投資資本回報率。為支撐目標,年均 1.5 億歐元資本支出將重點投向智能包裹櫃與 AI 技術,預計通過效率提升與結構優化消化成本壓力。 2. 核心挑戰:平衡與協同的難題 政策博弈風險:普遍服務義務改革的進展直接影響郵件業務的虧損幅度,若與政府的補貼談判未果,可能拖累整體轉型節奏; 業務協同考驗:電子商務與平臺部門的獨立運營需避免資源內耗,如何實現數據共享與網絡協同成為組織管理的關鍵; 技術落地成本:AI 系統規模化應用與電動化 fleet 擴張需要持續投入,短期可能面臨 「投入 - 產出」 周期錯配問題。 五、行業影響:傳統郵政轉型的 「荷蘭樣本」 荷蘭郵政的轉型為全球傳統郵政企業提供了可借鑑的路徑: 對同類機構:證明通過 「業務拆分聚焦核心、技術賦能提升效率、綠色轉型適配政策」 的組合拳,能夠破解傳統業務衰退困局,為萬國郵聯體系內的郵政企業提供轉型參考; 對電商與物流市場:「最佳送達日」 模式可能引發行業配送標準變革,推動電商物流從 「速度優先」 向 「體驗與效率平衡」 轉型,而跨境輕資產物流服務則將加劇區域市場競爭; 對社會價值:其零排放配送與末端網絡優化實踐,為城市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解決方案,助力緩解交通擁堵與環境汙染。 從削減郵件時效到拆分包裹業務,從布局電動車到押注 AI,荷蘭郵政的轉型本質是一場 「自我革命」。在 2028 年的目標節點前,這家百年企業能否通過戰略聚焦與技術創新實現重生,不僅關乎自身命運,更將定義傳統郵政行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生存法則。 以上便是本期快遞搜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有任何國際物流方面的服務需求,請諮詢快遞搜專業的國際物流顧問。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