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運費進一步下滑,德魯裡世界貨櫃指數(WCI)本周下跌8%,至每箱1761美元,這是連續第15周下跌。主要的貿易航線都受到了影響,儘管運力削減,但航空公司仍在努力維持航線。上海至洛杉磯的即期運價下跌10%,至每小時2,311美元,上海至紐約的運價下跌8%,至3,278美元。在亞歐航線上,上海-鹿特丹航線下跌9%,至1,735美元,上海-熱那亞航線下跌7%,至1,990美元。在中國黃金周工廠停工之前,航空公司一直在削減運力,但德魯裡表示,由於需求疲軟,預計運價將進一步下降。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也錄得近十年來最大單周跌幅,周四跌至1,198.21點,周五進一步下滑至1,114.52點。相比之下,上證綜指第二季度平均為1,645點,同比下降37%。與此同時,據NH Investment & Securities的數據,中國貨櫃運價指數(CCFI)同比下跌19%,其中跨太平洋航線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西海岸運費下跌31%,東海岸下跌23%。貨櫃諮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負責人Lars Jensen指出,目前的現貨價格已經回到甚至低於2023年底紅海改道之前的水平,當時航運公司已經處於虧損狀態。「到目前為止,這表明市場形勢相當疲弱,」 Jensen表示,他強調季節性黃金周的平靜尚未完全開始,並提醒大西洋西行的運費上周也下滑逾100美元,為2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航運公司開始做出反應。赫伯羅特宣布,從10月15日起,運往北歐的20英尺箱為1200美元,40英尺箱為2000美元,運往地中海和黑海的價格更高。另外,海洋網絡快遞(ONE)警告貨主,美國海關將從9月27日起加強對商品說明的審核。如果貨物數據不準確,此舉可能導致罰款、延誤甚至貨物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