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搜·KdSo >> 物流电商新闻 船舶汙染物排放管控將加嚴,新國標有望近期出臺-快遞搜
生態環境部將出臺船舶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新規,以加強在用船舶汙染物排放控制和管理。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國家生態環境標準《船舶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徵求意見稿)》已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有望近期出臺。該標準承擔單位為中國船級社,參加單位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等。該標準適用於在中國政府所管轄水域航行或停泊的船舶,針對船舶運營過程中,柴油機維護不當,船、機、槳匹配不當導致的黑煙排放。 據《202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末,全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1.02萬艘,全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98.11億噸,比上年增長4.7%。截至2024年末全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12.87萬公裡,比上年末增加528公裡。2024年末全國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22219個,比上年末增加196個。 船舶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由於燃燒燃料會產生大量的廢氣,排氣中含有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₂)、顆粒物(PM)等排氣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構成嚴重威脅。 據《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4年)》的統計數據,2023年船舶排放的HC、NOx、PM排放量分別為11.1萬噸、161.86萬噸和6.41萬噸,分別佔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總量的27.4%、35.7%和28.6%。上述統計數據顯示,船舶排放的主要大氣汙染物總量呈現上升的趨勢。 「船舶的黑煙排放,將極大增加船舶廢氣中顆粒物的含量,對環境空氣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控制船舶的空氣汙染物排放,尤其是控制營運船舶的顆粒物甚至是黑煙的排放,十分必要。」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稱。 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已執行更嚴格標準。圖為一艘遠洋貨船的煙囪。攝影/章軻 編制說明介紹,近年來,隨著排放法規的實施,新生產船舶的排放等級逐步提高,對於加強船舶的源頭防控,提高排放控制技術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船舶發動機排氣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一、二階段)》(GB15097—2016)的發布實施,有效提高了內河和沿海船舶的排放控制水平。 但現行標準未考慮船舶實際使用中,因為維護不當、船舶設計選型不當導致的柴油機煙度嚴重超標,從而產生肉眼可見冒黑煙情況。此外,按現行標準,需要登船在船舶柴油機排氣管安裝測試設備進行排氣煙度檢測,測試方法複雜,執法難度大且成本高,難以在海事監管或環保監督中執行。 業內專家介紹,船舶黑煙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種:柴油機突然負荷增加,導致氣缸內短時油多氣少,燃燒不充分;船舶船機槳匹配不合理,導致柴油機負荷過重;柴油機維護不當,比如噴油泵柱塞或油閥嚴重磨損、噴油嘴霧化不良、進氣管堵塞等。 根據徵求意見稿,為了滿足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執行更嚴格標準的需求,新標準規定相關排放控制區可選擇執行林格曼煙度(評估煙塵排放濃度的指標)級數1級。鼓勵具備執法條件的地區,採用更嚴格的限值標準。標準建議採用林格曼煙度2級作為合格標準。排放控制區內,可根據條件成熟情況,選擇執行林格曼煙度1級作為合格標準。 編制說明介紹,如果林格曼2級作為合格標準,根據《202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1.02萬艘,可能有220艘商船不能滿足標準限值要求,對航運市場影響不大。而通過該標準的實施,將促進船舶的正常維護水平,減少黑煙的排放,從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特別是港口城市的區域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访问:2
| 智能识别单号追踪 |